游栖霞寺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作品评述

《游栖霞寺》是唐代诗人李建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李建勋游览栖霞寺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古迹,表达了岁月沧桑和人事变迁的主题。

中文译文:
养花的天气近乎平和,
一只瘦马踏着轻巧的脚步来到白下门。
晨曦的色彩还未展现出山的雄姿,
春天的容颜仍然苍白,月华缭乱。

琅琊山显得冷落,仅存着一些遗迹,
篱舍稀稀疏疏地围着古老的村庄。
这个地方历经了很多人们的聚散离合,
只剩下王谢两家独自名存。

诗意和赏析:
《游栖霞寺》主要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场景。诗词中的“养花天气近平分”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温和的天气,意味着诗人对自然的吟咏。瘦马敲门的描写增加了一丝凄凉和孤寂的氛围。

下半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栖霞寺和周围环境的冷落和稀疏。琅琊山是古代名山之一,然而如今已经显得冷落,只留下一些遗迹,凸显了岁月沧桑和古迹的褪色。

最后两句“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表达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消失,只有王谢两家名字独自留存。这里可以解读为,历史留下了王谢两家的荣耀,而其他人的聚散却逐渐被遗忘。

整体上,《游栖霞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古迹,传达了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世间的感慨。

诗词推荐

晴日浅深著柳,暖风高下吹花。醉里蝴蝶作梦,醒后狂蜂报衙。

不数玄真与木难,也休翦彩缀林端。五车自有神朝阙,万宝非因贾送官。老大已残洄曲梦,推敲且作灞陵看。忍寒袖手青灯畔,解字闲书胖与胖。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莫归。莫归莫归归莫,长笛一声何处。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北春来苦寒。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碧眼何须青白为,冰辞雹语不吾欺。君看衮衮腰金者,曾见骚坛大将谁。

杨柳斜风力弱,芭蕉击雨声寒。莫把见闻作对,谁将声色相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为政当知政所先,政先孰愈祀先贤。可怜颜范祠堂下,草蔓不锄阶甃穿。

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岸远望不远,归思随长川。

先发看红梅。青玉一枝红类吐。粉颊愁寒,浓与胭脂傅。辨杏猜桃君莫误。天姿不到风尘处。云破月来花下住。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只有暗香穿绣户。昭华一曲惊吹去。

酒渴思鲸饮,金鸾早退朝。醉身扶不起,压折老驴腰。

晨曦入檐水到户,老子肉醉人眼寒。博山一丝坐正稳,不许童稚褰帷看。

染著悉尘根,新故相因续。情波无端极,苾刍伤自促。但弘法苑慈,藉佛摄神足。一济解脱津,永宴净茵蓐。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畴昔寻芳秘殿西。日压金铺,宫柳垂垂。

三月清明灭尽烟。百花堪绽艳阳天。姹女聚柴薪焰畔,婴儿弄水旧池边。宝鉴当胸只自悬。翁婆媒合好因缘。朱雀腾云方出众,青龙驾雾得高

璧月俨中悬,村空听悄然。借床依树阁,辍棹上滩船。物外我怀趣,区中公了缘。异时殊出处,安否要诗传。

浮图经近郭,长日羡僧闲。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重廊标板榜,高殿锁金环。更问寻雷室,西行咫尺间。

何独王郎与尔欢,一年惭愧碧琅玕。葛陂一别知何处,见尽人间行路难。

高低草木芽争发,多少龙蛇眼未开。

炼实而食,择木而棲。灵灵自晦,物物难齐。秋敛巢虚睡稳,梦破月印清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