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粹

太末先生道德尊,朅来闽底佐雄藩。
两年不作如弦急,千里真成挟纩温。
南亩但闻农击壤,列城那得吏敲门。
胸中久蕴经纶业,盍上星辰侍紫垣。

作品评述

《送李粹》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末先生,品德崇高,
来到闽底,辅佐雄藩。
两年来急如琴弦,
千里之行实现温暖。
南方田地传来农夫击打犁耙的声音,
城中行政官员叩响门扉。
胸中长久培育着治国经纬的事业,
何不登上星辰,侍奉紫垣。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宓送别李粹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李粹作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先生,前往福建辅佐当地的雄藩。两年的辅佐之旅,如琴弦般急迫,却也在千里之行中实现了温暖和成就。诗人通过描写南方田地中农夫的劳作声和城中官员的忙碌,展示了社会各界的勤劳和奉献。最后,诗人呼唤李粹登上星辰,象征着进一步追求卓越,为国家服务。

赏析:
《送李粹》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李粹的辅佐之旅和社会的现状。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农夫击打犁耙的声音与官员敲门的声音相对照,表现了两个不同领域中人们的勤劳和付出。通过将李粹的行程比作琴弦急弦的声音,诗人强调了他的辅佐之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最后,诗人借用星辰和紫垣的意象,展示了对李粹的崇高期望和对他事业的赞美。整首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珍视和社会进步的向往。

陈宓是宋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明快、意境深远著称。《送李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他对人才的赞美和对社会进步的期许。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阻风两日卸高桅,笑傲江妃縰酒杯。及至绝湖才一瞬,翻令病眼不双开。芦洲荻港何时了,南浦西山不肯来。相见湾中闷人死,一湾九步十萦回。

午月至子复,书云七日来。六日七分说,观天何隘哉。

楚水东边别路多,秋风夜半动离歌。迢迢恨这关前月,独照行人过汴河。

暮雨连朝雨,长亭又短亭。今朝骑马怯,平日系船听。竹叶垂头碧,秧苗满意青。农畴方可望,客路敢遑宁。

破帽无情下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三楚膏腴已煨炉,二江皮肉更疮痍。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只将客路当山行,自觉春光步步生。几许花开到桃李,东风又趣陇头耕。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话兴亡千古,试听取,是和非。爱海雨江风,娇莺雏凤,相和相催。冷冷一声徐起,坠梁尘、不收彩云飞。按止玉纤牙拍,细倾万斛珠玑。又如辩士遇秦仪。六国等儿嬉。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千人洗心倾耳,向花梢、不觉月阴移。日日新声妙语,人间何事*眉。

壁下秋虫语,一蛩鸣独雄。自然遭迹捕,窘束入雕龙。

别肠车轮转,一日一万周。 ——孟郊离思春冰泮,烂漫不可收。 ——韩愈驰光忽以迫,飞辔谁能留。 ——孟郊取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 ——李翱楚客宿江上,夜魂栖浪头。晓日生远岸,水芳缀孤舟。 ——孟郊村饮泊好木,野蔬拾新柔。独含凄凄别,中结郁郁愁。 ——孟郊人忆旧行乐

雨入纱窗风簸船,菊花过後早梅前。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壶中小隐天。

滔滔彼居士,谁得似君真。盍驻香山社,俄抛病室身。首邱存故我,手泽付何人。此理本来悟,浮生一窖尘。

蚊蝇扫迹叶飞初,剩喜幽窗读我书。墙角短檠真耐久,手中团扇又成疏。百年作梦行休去,九月无衣亦晏如。独恨故人消息断,寒江谁与倩双鱼?

送往开新雪又晴,故留腊白待春青。稍回杉色伸梅怨,并得朝看与夜听。已觉庭泥生鸟迹,遽修田事带朝星。暮年功力归持律,不是骚人故独醒。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水国宜秋晚,羁愁感岁华。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涨落高低路,川平远近沙。炊烟青不断,山崦有人家。

酴醾万玉吐幽香,芍药千红护绿裳。好景只供人借看,寻思百计是归强。

常独行,常独步,步步不离佛国土。不曾见有一众生,皆入无余涅磐户。

三三五五戏平芜,踏裂春风百草枯。莫写沩山僧某甲,恐人误作祖师图。

积火焚大槐,蓄油灾武库。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岂惟渴兽骇,坐使痴儿怖。安能长鱼鳖,仅可燅狐兔。山中惟木客,户外时芒屦。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