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过西崦

白日都消笔砚间,偶因行乐到松关。
秋声不尽萧萧叶,夕景无多淡淡山。
蛩响寒斋僧自定,苔荒深院客常闲。
已知身世俱成幻,莫叹西风鬓易斑。

作品评述

《行乐过西崦》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乐过西崦

白日都消笔砚间,
偶因行乐到松关。
秋声不尽萧萧叶,
夕景无多淡淡山。
蛩响寒斋僧自定,
苔荒深院客常闲。
已知身世俱成幻,
莫叹西风鬓易斑。

译文:
明亮的白日在笔砚之间悄然溜走,
因为偶然的行乐来到了松关。
秋天的声音不断,叶子纷纷飘落,
夕阳的景色淡淡地映在山间。
蝉鸣在寒斋中,僧人自顾自地诵经,
苔斑遍布深院,客人常常悠闲。
我们已经知道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不要叹息岁月匆匆,我们的发鬓也会随风而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和人生的虚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白日匆匆流逝的景象,以及作者因为偶然的行乐而来到松关的情景。松关是一个山间的地方,暗示着作者身世的巧合和人生旅程的起伏。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夕阳的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岁月的转变和生命的无常。蝉鸣在寒斋中,僧人自顾自地诵经,展示了宁静和超脱的意境。苔斑遍布深院,客人常常悠闲,表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

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提醒读者要认识到人生的虚幻和时光的流转,不要为岁月的变迁而叹息,因为人的发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白。这是对人生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深刻思考,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景色的变迁相互呼应。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看淡人生的心态。读者在赏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豁达。

诗词推荐

三揖清扬岁两更,烦公倒屣费逢迎。抽簪仕籍心弥厉,撰屦词坛计欲成。西洛况闻高纸价,苏州从昔擅诗声。拙衰枉作登龙客,领略玄谭自阿平。

小枕梦催闲,飞雨时鸣高屋。挂起西窗人静,听春禽声续。鸭塘溪绿涨轻痕,烟柳媚新绿。谁伴瘦筇尊酒,弄岩泉飞瀑。

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

汝已投沙去,余兼出塞行。升沈非所意,聚散不无惊。别路交商气,离歌断羽声。客愁正无赖,陇月向人明。

歌风台畔水沄沄,地面官人馈酒荤。宫女上船嬉一霎,不禁尘土污衣裙。

师似蜚云未定居,我方薄宦走江湖。鼎山他日过从约,借问今犹记得无。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後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侯初守二郡,山水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路岐何处极,江峡半猿愁。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寿烟笼席。采莲新按,舞腰无力。占尽风光,人间天上,今夕何夕。蓝袍换了莱衣,庆岁岁、君恩屡锡。连夜欢声,满城佳气,和春留得。

芳草离离思,悠悠春梦馀。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诗想怀康乐,文应吊子胥。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昏镜无好面,恶土无善禾。镜不但自昏,损人颜色多。地恶根不长,禾死其奈何。必欲识己真,擦镜除埃尘。必欲得善禾,易地勤耕耘。安得浪与儿,诵口而思身。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殿上胪傅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香满乾坤书一卷,风吹鬓发雪千茎。旧时脱却银袍处,还望清光侍集英。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夏席堆青齑,冬盘飣旨蓄。竟无粱肉馔,其愧萧家录。

无事到扬州,相携上酒楼。药囊为赠别,千载更何求。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江城已月芳菲尽,残紫深绯到谷中。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