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安平的《奉先大令廓庵公栗主入忠孝报忠两祠恭纪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è jì xùn xū yí shí bào , chūn qiū jì tǎng wèi gū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来泛称国家。
安平
不详
原诗
继起东林气节同,甲申遭变恨何穷。
当年魂附龙髯去,今日名垂国史中。
社稷殉墟宜食报,春秋祭帑慰孤忠。
而今始得幽光阐,千载皇朝祀典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