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伯瞻

圣门力学钱公辅,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留将大字写磨崖。

作品评述

《寄郭伯瞻》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门力学钱公辅,
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
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
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
留将大字写磨崖。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之意写给郭伯瞻,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学和品德的赞赏。诗中提到了圣门力学钱公辅和盛世能书蔡伯喈,他们是当时的知名学者,被视为学术的权威。诗人认为郭伯瞻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了安义命的特质,同时以幽默的态度谈论自己并不自命不凡,这种豁达的心态也令人称赞。诗中还描绘了桂花香满山堂、秋气清连石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只能才疏学浅,但仍愿意坚持写作,并留下大字在崖壁上,表达对学识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赏析:
《寄郭伯瞻》运用了典型的宋词写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描绘的桂花香满山堂和秋气清连石洞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时,诗人对郭伯瞻的赞美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崇尚礼仪和谦逊的风貌。

整首诗情感平和,既有对他人才华的赞赏,也有对自身才能的反思。诗中的自嘲和幽默态度展示了作者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术和文学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鴥彼晨风飞,日暮归郁林。游子尚何得,但寄千里心。庭闱斑白亲,忆念我亦深。云何彼无耗,徒役梦寐寻。有如在空谷,岁久想足音。竹篇一行书,贵可抵万金。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泪堕不自知,便觉盈衣襟。人生本无待,岂受外物侵。归当卧牛衣,竹箨横荆簪。

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玉奴留下唾花乾,夜乾嫦娥入广寒。不许世人轻著眼,漫教对此细评看。

孙以献公称祖,妻以康子谥夫。何必议郎博士,千秋万岁称呼。

还丹龙虎将何作。北方玄武南朱雀。朱雀变为龙。元宫养大虫。大虫食草木。龙爱吞金玉。交战向沧溟。俱伤血满形。

湖口西江外,庐山已目前。太虚藏不极,彭蠡浸无边。五老宁行地,香垆自供天。芝田隔人世,应有读书僊。

剡竹吾问君,班班为谁设。一登君子堂,向与凡界绝。陂龙鳞故鲜,湘娥泪犹热。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辍。所邻无可娱,如伴枯禅灭。千金散红裙,一镜垂白发。定非夏侯衣,高堂挂秋月。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

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蒌蒿或济之,赤心置人腹。方其在野中,卫青混奴仆。及登君子堂,园绮成骨肉。暴乾及为脯,拳曲蝟毛缩。寄君频咀嚼,去翳如折屋。

交结从头有顺违,方知协和散若云飞。超凡入圣含金体,抛弃迷蒙挂紫衣。细认消停无远近,分明意外隐玄机。相逢配偶为闲事,谁解调持得一归。

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曾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狂贾何人斯,曾莫犬豕若。包藏窃国机,直尔弃天爵。逆罪浮草莽,盗术逾跖蹻。殛死於荒陬,厉肉不中臛。窜贼亦云晚,帝脉以微弱。仓扁皆拱手,神圣难救药。兴亡谁召之,礼乐至销铄。兵戈满天地,腾沸犹鼎镬。亿万苍生命,枕藉委沟壑。寰中荡无间,吾徒曷栖托。赖有尘外地,犹堪

荷囊晓趁紫宸朝,玉立堂堂侍冕旒。帝为蚕丛精择帅,诏颂虎节往分忧。旌幢云合三千乘,锦绣春浓六十州。仪凤雅应为国瑞,烹鲜何忍与民仇。阳和嘘暖松州雪,膏泽长随锦水流。酒贱途歌喧夜市,彘肥社鼓响春畴。教条宽简难轻犯,鉴戒高明不暗投。建学文翁先美俗,雄边德裕有良筹。

山如出茧眉,溪似萦风带。雅意乐溪山,安用携粉黛。烟云无定姿,姝丽有真态。谢公经世心,遇物何显晦。钟鼎与山林,生处初一概。均令四海间,如我常安泰。临难无喜惧,与人共忧爱。百年但影殂,千载犹心在。风流不可追。超然八荒外。

野宽秋望阁,浩荡雨初还。寒树争标岭,归云各占山。岁穷风物惨,地阔井闾闲。饱食端无补,微官亦愧颜。

花川同色及春时,不报人知也自知。此日不须题岁月,一回来作一篇诗。

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苦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