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清唱闻之妓女家,依稀犹似后庭花。
重楼複阁参天起,不见佳人张丽华。

作品评述

诗词:《金陵杂兴二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泂

【中文译文】
清唱闻之妓女家,
依稀犹似后庭花。
重楼複阁参天起,
不见佳人张丽华。

【诗意】
这首诗出自苏泂的《金陵杂兴二百首》,描绘了金陵(即南京)的景象。诗中以清唱的声音传来,令人联想到妓女的住所。诗人用后庭花的形象来比喻妓女,意味着她们美丽艳妆,吸引人的目光。他们居住的房屋高楼重阁,耸入云霄,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然而,却找不到张丽华这位佳人,可能暗示着她已离去或隐匿起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金陵的景色,通过描写妓女的住所、高楼重阁的景象,展示了金陵繁华的一面。清唱声传来,引发读者对妓女的联想,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欢愉和享乐的渴望。重楼複阁参天起的描写,形容了金陵城市的建筑风貌,给人一种壮丽的印象。然而,诗人却提到不见张丽华,这种对佳人的失落和缺憾,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简练的描写,表达了对金陵繁华背后的一种遗憾和虚幻感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豪华相陵豆粥石,坐上珊瑚碎三尺。那知萧条洙泗间,灶火不星连七日。我生不复饯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一饱便令百忧失,三台红陈等万钟。君家况有柳枝弱,客恶不容主人恶。造门果腹姑置之,杜陵寒眼凭君廓。

中禁夕沉沉,幽篁别作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多年不见玉川翁,今日相逢小榭东。依旧清凉无长物,只余松桧养秋风。

竹新得雨笋争绿,蕉不知霜花自红。时候江南二三月,调胹元气此杯中。

无苗何处寻黄犊,露地谁家觅白牛。

远望轻云绝顶浮,泉声山色破牢愁。当年曾有幽栖客,坐对春风万壑流。

河豚荻笋春风老,鲈鱠莼丝秋水寒。多少侯门天样阔,算来何似钓船宽。

夜来莫说西山冷,见说庐山夏有冰。直恐与君相别后,错听猿啸作琴声。

只是从前疏拙身,而今结驷昔悬鹑。伯鸾老去无遗恨,触忆同操井臼人。

纷纷争赂毛延寿,今日丹青竟不传。万事无过真实处,后人赢得写婵娟。

欧阳独步,藻蕴横行。

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二年不作上方游,一日重寻旧话头。却恨婵娟成两处,清尊无分共中秋。

雨过山花向晚香。烟丝空翠柳微茫。旧家丹灶何人葛,今日帘泉阿姥黄。犀角枕,象牙床。椰心织簟昼生凉。杯行无算何曾醉,不觉罗浮日月长。

同昔分符守兴元,公始仗节来武信。因而出入在门下,未有三日不亲近。台移希疏狱谳少,凛凛清风满墙仞。乘闲每许陪后乘,好寺名园遍游尽。惟携茶具常幽绝,新胯珍团曾不吝。或因议事阅书画,止用小肴并浅醖。清欢雅兴自无厌,妓乐喧烦谁愿进。开张胸怀脱羁检,颜色何尝形喜愠。

采花枝上宝旛新,看遍秦山楚水春。村舍不知时节换,傍檐百舌苦撩人。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