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作品评述

【注释】: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为我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赏灯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南宋时,“自去岁赏菊灯之后,迤逦试灯,谓之预赏。一入新正,灯火日盛 。”此词题作“正月十一日观灯 ”,乃写灯节前的预赏。但此词的主旨不在于描绘灯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叙写节日的愉悦心情,而在于抒写飘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情人难觅的相思之情。以冷笔写热情,以乐景衬哀情,是本词的基本特色。
起首二句先描述临安元宵节前预赏花灯的盛况。
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士庶熙熙攘攘,纵情游赏。“笼纱未出马先嘶”一句,写当时王孙公子赏灯情景,非常符合历史真实。据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云 :“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即灯笼)喝道 ,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笼纱即纱笼。词人仅以七字概括了这些贵族公子外出观灯的气派,气象华贵,隽永有味,意境高远。正如况周颐所说 :“七字写出华贵气象,却淡隽不涉俗 。”(《蕙风词话》卷二)其所以达到如此艺术效果,主要是因为词人从侧面着笔,写出一个典型的细节,故能先声夺人,造成一种无形的美感。若从正面落墨,不知要费多少气力,然终不如此句的含蓄有味。“白头”二句,笔势骤转,写自身寂寥落寞,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词人一生未入仕途,布衣终生,长年以清客身份依居于名流公卿之家,过着寄人篱下、辗转飘泊的生活。写此词时,词人已四十三岁,当时词人移家临安,依附于张鉴门下 。因慨叹年老而功名未立 ,故自称“白头居士”。所谓“呵殿”,即前呵后殿 ,指身边随从。这两句正为“笼纱”句反衬:贵家子弟出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其冷暖自知,悲欢异趣,固有不同矣 。“乘肩小女 ”,旧有二说 。《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云 :“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以供贵邸豪家幕次之玩 。”系指歌舞艺人。黄庭坚《山谷内集》卷六《陈留市隐》诗序云:陈留市上有刀镊工,惟一女年七岁,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醉饱 ,则簪花吹长笛 ,肩女而归。诗有“乘肩娇小女”之句。白石此处当用后一事,借以抒写穷中觅欢。苦中作乐之意,而笔锋也关顾到灯节舞队中的“乘肩小女” 。吴文英《玉楼春·京市舞女》有“乘肩争看小腰身”之句,与《武林旧事》所记的“乘肩小女”舞队,同叙南宋临安灯节风光。本句中以“随”字暗射“呵殿”,这与晋代阮咸 ,当七月七日循俗晒衣,同族富家皆纱罗锦绮,阮咸独以竹竿挂大布犊鼻裈,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同一机杼,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惟解嘲,亦含激愤。
过片三句抒写个人悲慨 。“ 花满市 ,月侵衣”,是上阕“巷陌风光”的具体化 ;“少年情事老来悲”,则是说见此满市花灯,当空皓月,回忆少年时灯夕同游之乐事,而今风光依旧,而情事已非,翻成老来之悲。其中应有所寄寓。词人三天之后又有同调作品云:“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题作“元夕有所梦”。此云“少年情事老来悲”,彼云“人间别久不成悲”,所悲者何?合肥旧侣不可得见也。如今词人已双鬓如霜,而情人远隔天涯,其间悲痛,固人诉难堪矣。以手法言之 ,“花满市,月侵衣”,乃是乐景乃是热情;“少年”句则是哀情乃是冷笔。以乐景写哀,则倍增其哀,以冷笔处理热情,其冷情心境固已自明矣。细细涵泳,这几句确实是动人的。
结尾二句写夜深灯散,春寒袭人,游人逐渐归去。沙河塘,在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南五里,苏轼《虞美人》词云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王庭珪《初至行在》诗云 :“行尽沙河塘上路,夜深灯火识昇平 。”南宋定都临安后 ,那里已成繁华地区。这里的沙河塘,即首句“巷陌”的具体化查明具体地点;两个结句,也是与起首二句前后呼应的。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又何其冷清。这与李清照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不如同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实有一种相同的说不出的痛。两相对照,视柳永的“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 ,争忍独醒归去。”(《迎新春》),又是何种不同的心情。不过 ,相比于李清照词的凄凉、冷寂,柳永词的欢欣鼓舞,白石词更能化实为虚,空灵含蕴,所谓无限感慨,都在虚处。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崇山郁嵯峨,千章自交阴。培楼植松柏,斧斤日相寻。物小固不容,名大亦难任。智哉甯夫子,其愚非本心。

鹧鸪天

尘满人间,有谁能,分得广寒风度。漫道小娇,疑是前身,曾到岩花深处。九霄宫殿春长好,只合伴、霓裳仙侣。问何事,等闲回首,却迷尘趣。缥缈琼楼玉宇。柰雾鬓烟鬟,不胜风露。小试旧妆,才近芳尊,已变世间歌舞。想应羞见嫦娥寡,重来傍、巫山行雨。总忘了,青冥向来去路

鹧鸪天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鹧鸪天

静境揖神凝,寒华射林缺。 ——陆龟蒙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彻。 ——皮日休高唱戛金奏,朗咏铿玉节。 ——陆龟蒙我思方泬寥,君词复凄切。 ——皮日休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 ——陆龟蒙寂尔万籁清,皎然诸霭灭。 ——皮日休西窗客无梦,南浦波应结。 ——陆龟蒙河光正如剑

鹧鸪天

夜来微雪晓还晴,平望维舟嫩月生。道是烛花总无恨,为谁须暗为谁明。

鹧鸪天

洛邑通驰道,韩郊在属城。馆将花雨映,潭与竹声清。贤俊鸾栖棘,宾游马佩衡。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鹧鸪天

凛凛霜威扑扑尘,不堪晓骑送行人。云山万点远连蜀,烟树两行初过秦。风厚正能扶大翼,浪高端足化修鳞。圣君急士思调鼎,喜见寒梅漏泄春。

鹧鸪天

气冲鱼钥敞金扉,风射蛟冰泮玉池。从此苑中多乐事,和诗谁是沈佺期。

鹧鸪天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鹧鸪天

一片花飞不等閒,对花空手亦何颜。醉乡别在乾坤外,诗社宁谷季孟间。妙句屡移青玉案,佳游仍隔小金山。只应江上烟霏笑,蛮府参军语自蛮。

鹧鸪天

楼殿倚明月,参差如乱峰。宫花半夜发,不待景阳钟。闲骑小步马,独绕万年枝。尽日看花足,君王自不知。玉枕寐不足,宫花空触檐。梁间燕不睡,应怪夜明帘。

鹧鸪天

山林与朝市,隐处俱未是。只个西枝西,默坐且求志。

鹧鸪天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鹧鸪天

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

鹧鸪天

峭绝不可步,肩舆屡颠覆。南北三十里,上下九回曲。两畔沿古松,虬枝乱相续。根迸石齿裂,叶密云气宿。或一盖高张,或万蛇奔促。或魑魅隐见,或虎豹踯躅。纵无游子悲,遇此亦惨目。鼠梯侧将崩,鸟迳深更蹙。吾道岂终穷,朅来意何欲。

鹧鸪天

随流入流,无所分别。处处圜通,头头漏泄。云净八纮天宇宽,万顷波心莲一叶。

鹧鸪天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此言今始残,知不愧黄泉。

鹧鸪天

白纸黄坟野草生,柳烟桐火照清明。楚娥不识秋千戏,两两沙头接臂行。

鹧鸪天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鹧鸪天

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冷水,冷却秦锅百沸汤。

鹧鸪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