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郭祥正的《望夫石》
拼音和注音
shàng jǐn gāo shān dì yī fēng , mù luàn hún fēi huà wèi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第一:(数)①排在最前面的:他考了~名。②比喻最重要。
高山:1.传说中的山名。2.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3.少数民族名。
化为:《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常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由好变坏。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原诗
杜鹃啼血春林碧,妾有离愁异今昔。
上尽高山第一峰,目乱魂飞化为石。
化为石,可奈何,泪悬白露衣薜萝。
千古万古望夫恨,一江秋水寒蟾多。
汉家天子点征役,良人荷戈归不得。
此身未老将何从,不似山头化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