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

九月芦香霜旦旦。
丹枫落尽吴江岸。
长濑黄昏张蟹断。
灯火乱。
圆沙惊起行行雁。
半夜系船桥北岸。
三杯睡著无人唤。
睡觉只疑桥不见。
风已变。
缆绳吹断船头转。

作品评述

《渔家傲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九月芦香霜旦旦。
丹枫落尽吴江岸。
长濑黄昏张蟹断。
灯火乱。
圆沙惊起行行雁。
半夜系船桥北岸。
三杯睡著无人唤。
睡觉只疑桥不见。
风已变。
缆绳吹断船头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在秋天的景象。九月的清晨,芦苇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霜已经消散。红色的枫叶已经全部飘落在吴江的岸边。夕阳西下时,渔家在长濑中拉起渔网,黄昏时分螃蟹已经捕捉一捧。渔家的灯火摇曳不定,渔船停泊在岸边,周围的景象显得混乱不堪。圆滚滚的沙滩被惊起的雁群扰乱。在午夜时分,渔家将船系在北岸的桥上,已经沉醉入睡,没有人喊醒他们。他们在睡梦中只能怀疑桥是否还在,因为大风已经改变了船头的方向,缆绳被吹断,船只转了个方向。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天渔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类生活的交融。诗中通过描述芦苇的香气、枫叶的飘落、渔家的劳作和沉醉入睡的情景,展示了秋天的寂静与祥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气息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季节的独特氛围。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意象,如灯火乱、圆沙惊起行行雁等,增加了诗意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渔家生活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与渔家的平凡生活。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渔家的辛勤劳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变幻。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阔。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运往年岁莫,滋厌耳根聒。与其强磬折,孰若谨囊括。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

渔家傲

风月似孤山。千树斜横水一环。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冰雪中间屋数间。庭户隔尘寰。自有云封底用关。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

渔家傲

偶尔寻幽上翠微,游人啼鸟似前期。花间行印露沾纸,山下放衙云满旗。艳艳舞衣朝日处,飘飘商橹落潮时。传杯且与乘春酬,身世悠然两自遗。

渔家傲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茸读书堂。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渔家傲

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渔家傲

黄紬被稳枕慵移,夜雨淋浪了不知。水长坏陂初复後,鸠鸣去妇却还时。芳蹊入夏多青子,白发今年有黑丝。剩欲披衣湖上去,满村芳草正离离。

渔家傲

六日新春一再来,直须登树赏花开。攀翻径上枝梢外,不负东风是此杯。

渔家傲

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

渔家傲

敝貂冲寒马声湿,余杭门外送归客。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蒙蒙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渔家傲

元戎台鼎旧,大府节旄新。边候正无事,宾筵况得人。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斋让蒲萄熟,飞觞不厌频。

渔家傲

畦衣我是出尘人,卜筑高堂与月邻。床上金刀香剪佳,箧中玉斧冷修轮。寒癯破梦无嫌病,清白传家不愧贫。门外潮平船著棹,点头老兔静分身。

渔家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

渔家傲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

渔家傲

九月到盘洲,华发惊霜叶。缓步绕东篱,香蕊金重叠。橘绿又橙黄,四老相迎接。好处不宜休,莫放清尊歇。

渔家傲

灾变儒生不合闻,谩将刀笔指乾坤。偶然留得阴阳术,闭却南门又北门。

渔家傲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渔家傲

归去人应问上都,飞蝗飞不到西湖。襄阳应有班师日,□□风传幕有乌。

渔家傲

赣水南边北势回,层城中起郁孤台。忆初二陆同登此,喜有阿连相继来。旧事前游休感叹,清风佳景且徘徊。天涯未有从□日,百里区区亦象雷。

渔家傲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渔家傲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渔家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