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图书绕屋未为贫,想见长吟日闭门。
西社诸公久寥落,不知招得几人魂。

作品评述

诗词:《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朝代:宋代
作者:裘万顷

图书绕屋未为贫,
想见长吟日闭门。
西社诸公久寥落,
不知招得几人魂。

中文译文:
屋中书籍围绕,尚未因此贫穷,
想象着长时间沉思的日子,闭门思索。
西社的文人们已经久远地消失,
不知道能够召唤回多少人的精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裘万顷写给元龄弟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于文人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第一句描述了屋中的书籍环绕,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虽然拥有众多书籍,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贫穷,他认为书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第二句中的长吟日闭门,描绘了诗人在闭门谢客的状态下,长时间进行深思熟虑,反思人生和世事。这种闭门谢客的安静状态给了诗人思考的自由和空间。

第三句提到了西社,指的是当时的文人聚集地。诗人观察到西社的文人们已经久远地消失了,社中的气氛变得冷落而寂静。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人圈子的衰落和变迁的感叹,也暗示了他对于人们对于文学和思想的冷漠。

最后一句诗中的"招得几人魂",表达了诗人对于西社的文人们的思念和希望能够重新聚集的渴望。诗人疑惑地不知道能够召唤回多少文人的灵魂,也暗示了他对于文人精神传承的担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思考和文人圈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于书籍和文人消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知识、思想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和担忧,展现了他对于时代变迁和文人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学士朋来似堵墙,共看老笔出提纲。绣鞯张盖传呼宠,不比倡优蓄子长。

此地何时立,相传岁月多。仅留残刻在,免得后人磨。剥处补苍藓,断痕穿细莎。欲知前代事,几度读来讹。

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谁怜老卫尉,身属大将军。

今晨日色佳,岁暄就前檐。晴鸢盘空阔,始觉天宇严。怡然一欠伸,双峦引遐瞻。亭亭倒枯荷,似是浮图尖。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睡轻时闻,晚鹊噪庭树。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秋鬓改,妒月姊、长眉妩。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泪湿沙边凝伫。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②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③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④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⑥

客艑高樯冒楚霏,月岩丛桂老春枝。一杯来应伊蒲供,八法归刊斗薮碑。鰌岸风生凉汐满,蜃天霞破暝楼危。学该内外皆圆法,却要声闻是总持。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袖被腾腾粥饭师,无人曾见下山时。相逢只道无能解,肯作红楼应制诗。

青春载酒寻君处,君病春残我亦回。背叶流莺愁对语,梢泥乳燕吝飞回。烟云莽莽高欢垒,白日荒荒魏武台。醉里剑歌时自放,白头还望转堪哀。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_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夕霭生凉竹径迂,快风吹马出通衢。疎星落落边城阙,击鼓阗阗杂笑呼。竟日浪追河朔饮,几时真在辋川图。归来小憩松棚下,绕烛飞虫索扇驱。

鲸豗海翻飞陆尘,铁房孤剑枯紫鳞。挤排壮士仆不起,天公始自夸为神。谁令夷路牙枿横,不拔不锄安得平。长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半晴半雨,酿成格溽。无位真人,口生白醭。玄谈发渊默之雷,妙应答传声之谷。花簇簇,锦簇簇,听不足,玩不足。哑,六六依前三十六。

秋风忽起家山意,流落天涯叹憔悴。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至。

双雀啅余芳,长记来时路。瞥见金弹丸,相呼远飞去。

□年宫教。龙*随天造。定策两朝儒者效。勋业更谁能到。玉堂暂得余闲。归□燕坐知还。待满令公书考,却回丝竹东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