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人竞爱於花,花应亦爱人。
从头堪好笑,老尽少年春。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与花之间相互倾慕的情感,以及时间的无情流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们争相爱慕鲜花,
花儿也回应人们的爱。
从头到尾都令人发笑,
老去消磨了青春的光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人们对花的爱慕之情,以及花对人们的回应,展示了一种相互倾慕的关系。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人们与花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词中的“从头堪好笑,老尽少年春”一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人们在追求爱慕之情的同时,时间却不容情感停留,老去的岁月不可挽回,青春的热情也逐渐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人与花之间的情感互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深刻思考。这种对生命和情感的洞察使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感慨。通过欣赏《缘识》,读者可以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时间对人生的影响,进一步体会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万方静谧,九土和平。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赤县权宜非昔时,近闻谁复古人为。向来声烈有如此,今日飞腾已似迟。雁序相仍尽词掖,虎城宁独待瓜期。归哉怀玉山边路,准拟重看召节时。

白雪与黄芽。两味晶华共一家。摘采辩时衰与旺,堪夸。文候毫厘不可差。顶上结三花。驾动羊车与鹿车。鸟乌免往来南北面,交加。从此天

赤壁玄堂水火交,青山旋绕白云坳。枕琴卧诵《黄庭》罢,新月钩帘傍鹤巢。

尽知人钩曲,独见君钩直。年年此矶上,万掣无一得。持竿只自苦,吞饵何尝识。试效人所为,君鱼不胜食。

皖伯台前绿树春,吴塘初下碧溪分。旧游风景长牵梦,遥羡高斋望白云。

西湖卜隐为诗忙,吟到梅花字字香。鹤不归来山寂寂,梅边闲咏月黄昏。

桥下松陵绿浪横,来迟不与白鸥盟。知君久对青山立,飞尽梨花好句成。

壁山老守似僧家,无酒无歌度岁华。

仕宦晚益困,忽惊朝露晞。嗟嗟命不偶,事事志多违。直节未尝屈,英魂何所依。有材真国器,无闷即天机。前日犹言笑,今亡果是非。城南春满路,空见素旌归。

群心周道直,万国舜门开。咫尺清虚地,精微择异材。光辉生锦里,合沓上兰台。霄汉横高翥,风云接大来。龟龙纷秘奥,奎壁焕昭回。碧海浮城阙,丹梯近斗魁。由来升密勿,此地实胚胎。早晚龙渊跃,从容衮职陪。斯文归黼藻,吾道久尘埃。汉武威怀远,周宣正化恢。治源先简俭,国本

绕畦晴绿弄潺湲,倚仗东风欲黯然。往梦更谁怜秀麦,间愁空自吒啼鹃。梨钥相种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白发老农独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

约去栽松个老人,还来传法喜童真。有娘生面无爷姓,劫外灵苗不犯春。

万顷寒烟外,茅茨枕碧流。枫林巢乳鹤,沙溆乱鸣鸥。漠漠菰蒲晚,苍苍芦荻秋。欲过南浦去,篱下出渔舟。

紫阁深严邃殿西,书林飞白揭宸奎。黄封缴进升平奏,直笔夫人看内批。

沐雨抗尘几万里,劳生令我忆山家。秋风小艇浮棋局,野色侵帘水见沙。

篱日疏煗薄寒,帘沟无语晓庭乾。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心驰关右气轩轩,笑著征袍谢别樽。面对延和知远器,力城东洛是名门。边需前去劳多算,疆事归来听一言。洮陇居人瞻汉使,此行知不为河源。

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宴罢众宾散,长歌携一卮。溪亭相送远,山郭独归迟。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病来双鬓白,不是旧离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