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毛伯明李叔器

阴雨春三月,倦游天一隅。
故难同类我,还复叹犹吾。
不惑防终蔽,无闻恐遂愚。
犹欣得师友,可以慰羁孤。

作品评述

《呈毛伯明李叔器》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雨春三月,
倦游天一隅。
故难同类我,
还复叹犹吾。
不惑防终蔽,
无闻恐遂愚。
犹欣得师友,
可以慰羁孤。

诗意:
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春天,赵蕃感到疲倦,孤身在天地间游荡。他觉得自己与同类难以相通,再次感叹自己的孤独。他惧怕自己的智慧会在生命终结时逐渐消失,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愚笨之人。然而,他仍然欣喜地结交了一些良师益友,可以慰藉他这个身处困境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阴雨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赵蕃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之情。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他人的隔阂,强调了自己在思想、情感上的独特性。他感到自己很难与他人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诗中的"不惑防终蔽,无闻恐遂愚"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知识的担忧,害怕自己的才智会逐渐消失而变得愚笨。然而,他在最后一句中提到自己得到了一些良师益友,这给予了他一些慰藉和支持。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体验,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智慧和友情的思考,展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对自己处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白旗走报山前事,昨日官军破绿林。千里人烟皆按堵,一春农事最关心。不知郊外雨多少,试探田间水浅深。翠玉楼中无限好,可无闲暇一登临。

叠锦联貂帽,飞光散羽旗。虎文双箙重,金粟小秋垂。望鹘翻云没,呼鹰驻马迟。更闻传令去,先促羽林儿。

流年转眼一飞梭,如此头颅奈老何。狼籍落花春不老,竹鸡滂处雨声多。

一沼光涵四座寒,夕阳回首更凭栏。凭师早把香莲种,他日期来结社看。

金粟安排雨后黄,定知花亦爱新凉。夜深月透玲珑影,花自光明月自香。

上德钦明代,中阶翊亮司。夔龙曜勋业,鸾凤肃威仪。复古高文丽,为邦惠化绥。还富奉侯瑞,归辅太平基。

菩提元等平,摩尼一颗明。非色非非色,了自本无名。

乾枯如我真何用,谩结蒲团竹椅缘。缄口向人无一语,此灯他日遣谁传。

梁、曰齐泽、曰严濑,为四图,属予赋词。予谓蜀君平之高,扬子云所谓虽隋和何以加诸者,班孟坚独取子云所称述为王贡诸传序引,不敢以其姓名列诸传,尊之也。故予谓和之当并图君平像,置之四图之间,庶几严氏之高节者备焉。作乳燕飞词使歌之濮上看垂钓。更风流、羊裘泽畔,精神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壮游车辙遍天涯,晚落农桑不自知。许国虽坚身遽老,读书未倦眼先衰。云深岭路樵归晚,雨细江亭渡发迟。一事犹堪慰孤寂,锦囊倾倒有新诗。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暗灯延鼠辈,残漏付鸡人。柏酒浮三酌,蔬盘荐五辛。冻吟多累句,孤坐绝来宾。镜里丝丝发,平时六十春。

少时豪气恨沈沦,缪意诗书可庇民。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寂寞寒枝问栖燕,柳疏梧老影熹微。炊烟冷落犁荒垅,篷雨廉纤缆断矶。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九重蕡烛照帘栊,三殿乘舆去贺冬。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奉年丰。

不羁风韵有萧郎,白傅新诗已满筐。烟薄露寒虽写瘦,自态清节也凌霜。

亦是无心出,不如归意闲。一身随铁锡,十载住金山。定石沾花雨,清庙带病颜。常云迷觉路,只在片言间。

金作盘龙绣作鳞,壶冰楼阁禁中春。君王避暑来游幸,风月横秋气象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