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呈张合学

色辞他日慰凄凉,别去吴山楚水长。
蚁国槐安消几梦,鹤归华表恐千霜。
安排久餍冷官饮,软语重登君子堂。
所惜将迎无暇日,妨人诗律悟濠梁。

作品评述

《京口呈张合学》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色辞他日慰凄凉,
别去吴山楚水长。
蚁国槐安消几梦,
鹤归华表恐千霜。
安排久餍冷官饮,
软语重登君子堂。
所惜将迎无暇日,
妨人诗律悟濠梁。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离开京口,向张合学告别,心中充满了凄凉之情。他离开吴山楚水已经很久了,而回忆中的美好景色却仍然长存。诗人用寓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比喻自己如蚁国一般微小,而离别之痛常常让他感到无助。他担心归鹤飞往华表的归期,因为秋霜的到来可能会妨碍归途。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京口时的生活,经常享受官饮,但这种安排已经久远了。他希望能再次登上君子堂,享受温柔的对话。然而,他所遗憾的是,即将迎来的日子将没有闲暇,这可能会妨碍他对诗律的理解和对濠梁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和寓言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京口为背景,通过吴山楚水的离别,寄托了自己的离愁之情。通过蚁国和鹤归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微小和命运无常的思考。诗中还展示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妨碍自己创作和思考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风动木初落,霜轻花更幽。晴香山苦马,冷艳水牵牛。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年佳节又虚逢,恼杀江湖白发翁。滴梦欲残蕉叶雨,吹愁不断蓼花风。阴晴明晦天无准,离合悲欢态不同。聊买香醪作清赏,烛光闲对木犀红。

一室青芜长,终朝静不哗。圣贤开美酒,子母破新瓜。绿筱初翻箨,红蕖稍荐花。咄嗟功业晚,览照鬓初华。

花月赏心天,抬举多情诗客。取次锦袍须贳,爱春醅浮雪。黄鹂何处故飞来,点破野云白。一点暗红犹在,正不禁风色。

停龙{车羲}徧观此。冻雨飞。祥云靡。

小立临洲渚,徐行过野亭。颓沙江沸白,穿径草分青。秩酒近无给,穷途真独醒。春来慰羁放,幽绝赖郊坰。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送君北岗上,举酒歌黄鹄。黄鹄去何高,天池待栖宿。宁复恋江湖,聊兹混鸡鹜。晖晖振羽裳,不羡渊明菊。

人家竹里树里,客路山边水边。夜榜桅头挂月,晨炊船尾生烟。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枒个样桥。

西风吹发冷飕飕,赖有多情帽里头。九日已知成昨夜,绿樽聊复集清流。山房霜菊偏能耐,客路云萍故自浮。欲识岁寒心皎洁,一方月色十分秋。

春暖出茅亭,携筇傍水行。易谙驯鹿性,难辨鬭禽情。妻喜栽花活,童夸斗草赢。翻嫌我慵拙,不解强谋生。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一作其)枝。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已后湖州秃鬓翁,喜君挥扫有遗风。幻成殢雨熹晴态,尽使尘凡一洗空。

卯君元是月中兔,药捣长生寿根固。去年此际挹秋清,飞驾冰轮碾风露。来为龙谷曾孙儿,生来一岁骨骼奇。广寒宫殿出身处,仙桂须还第一枝。

疲於吏事老於兵,不特头方命亦屯。成败固非予逆睹,穷通何用子前陈。登朝不是鸢肩相,守塞尤惭燕颔人。见说江东多福德,亟须洗眼望堂麟。

老随千骑赴毗陵,骑吏朝来有喜声。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立马平原望故宫,关河百二古今雄。南山双阙阿房近,北斗连城渭水通。龙去野云收王气,鹤巢陵树起秋风。英雄事业昭前哲,看取秦皇汉武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