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舅夙兴三首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
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
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

作品评述

《和外舅夙兴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暑逐池莲尽,
寒随塞雁来。
衣裘虽得暖,
狐貉正相哀。
僧汲辘轳晓,
车鸣关锁开。
不因朝鼓起,
来帙乱书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起床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诗中通过对池塘莲花凋谢和大雁南飞的描绘,映照出夏天的炎热与秋天的寒冷,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事的变迁。诗人身处寒冷的季节,虽然穿着暖和的衣裘,但是他看到了狐狸和貉子相互悲鸣的景象,体察到了动物们在严寒中的艰难生活,从而使得他的心情也变得悲伤起来。接着,诗人描述了僧人敲击磨盘和车辆的声音,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然而,这个声音不是因为朝鼓而响起,而是因为来信堆积如山,给人一种忙乱和无序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夏天和秋天、暖和的衣裘和悲鸣的动物形成鲜明的对照,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共生关系。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忙乱和无序,也反映了社会的繁忙和喧嚣,呈现出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对比。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天孙洗黛作灵泉,山腹空明一镜圆。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濁浪正浮天。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厌世逃名者,谁能答姓名。曾闻王乐否,眷取路傍情。

皇矣艺祖,九圃是式。至哉柔祗,万彙允殖。保兹嘉邦,介我黍稷。酌本告虔,作配无极。

父兄吴下宅,师友苕溪矶。亦欲从之游,煦湿相因依。睽孤谅无乐,旅琐良可唏。古来遁世士,独立取众非。咨予匪能然,翼短难高飞。怀哉订顽翁,示我真指归。

天河忽侧飞雹倾,丁丁屋瓦相敲鸣。扑衣写下白玉粒,脚底踏碎真珠声。官舍高屋苦濩落,此时不易孤客情。颍侯恰寄玉泉酿,乳花甘滑琉璃清。红糟淮白复脆美,佐之绿菘作吴羹。纵谈往旧杂嘲戏,大笑觞倒金酒觥。閒以罚令却寂默,四座睥睨如伏兵。人生会合即为乐,况子归意凌青冥。

自有林亭不得闲,陌尘宫树是非间。终南长在茅檐外,别向人间看华山。

风急梅花片片飞,游人星散市声稀。翻思往日西楼约,不至天明不肯归。

昨夜新霜满菊丛,起来何面对西风。白衣送酒无消息,赖有西邻张长公。

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撩乱。

题诗曾到古桃川,回首惊嗟四十年。画省郎官领宾客,白须道士似神仙。合城园解江流沸,鄂渚兵豗广徼穿。此处与公已相识,时筹前事一茫然。

残年迫衰谢,一病不枯梧。书倩傍人读,行须稚子扶。冥心付天地,毕世钓江湖。无米博佳传,虚名那可图?

夜阑笙鹤鸣,银汀斗欲泻。可怜舟中子,散发苍山下。

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殢佳人困。满地委香钿。人情谁肯怜。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一朝胡运衰,送死桑乾川,胡星澹无光,龙庭为飞烟。西琛过葱岭,东戍踰朝鲜,巍巍天王都,九鼎奠涧瀍,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黄头汝小丑,污我王会篇。尽诛非无名,不足烦戈鋋,还汝以旧职,牧羊辽海边。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

先生行孝人莫攀,平生急禄怡亲颜。三千曲礼发已白,七十老莱衣尚斑。秋容新沐江涵天,潘舆低昂御花间。凭谁为唤吴道子,一写画图连越山。

别殿秋云上,离宫夏景移。寒风生玉树,凉气下瑶池。堑花仍吐叶,岩木尚抽枝。愿奉南山寿,千秋长若斯。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唐时李卫公,铸铁为

秋高风急雁来初,久客松江岂为鲈。好梦不成人睡觉,半窗残月夜灯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