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自是愁人愁不消,非干雨裹听芭蕉。
芭蕉易去愁难去,移向梧桐转寂寥。

作品评述

《芭蕉》是宋代诗人方岳的诗作,表达了愁绪难以消散的心境,以及芭蕉的形象象征着愁苦的转移和寂寥的转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芭蕉》

自是愁人愁不消,
非干雨裹听芭蕉。
芭蕉易去愁难去,
移向梧桐转寂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无法消除,愁绪如同连绵细雨包裹着耳边的芭蕉声。芭蕉易于离去,而愁苦却难以摆脱,仿佛移向了梧桐树,寂寥的情绪也转而降临。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句“自是愁人愁不消”,表明诗人的愁苦无法消散,难以获得解脱。接着,“非干雨裹听芭蕉”,通过雨声萦绕芭蕉的描写,将愁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

第三句“芭蕉易去愁难去”,表达了芭蕉易于摇曳离去,而愁苦却难以摆脱的痛苦。最后一句“移向梧桐转寂寥”,以移向梧桐树为象征,表达了愁苦的转移和寂寥的转变。梧桐是一种常见的大树,它的形象与芭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愁苦的变迁和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并通过芭蕉和梧桐的形象传达了愁苦的转移和内心的寂寥。这种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抒情力量,引发读者对人生苦难和内心情感的深思。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莫把菱花镊白髭,劝君留取伴吟诗。锦囊若要添新句,绣口如何咸素丝?

未游通德里,曾识谢家儿。乡邑推先辈,山林养令姿。梅花记开落,江水阅与衰。耆旧凋零尽,西风老淳垂。

碧窗闲杀春风手,古柳堤莺几日回。纵有黄花堪对酒,应无红袖与传杯。

道无言,禅没说。两道白光,唯许红霞设。真玉山头常摆拽。泼滟滟兮,返照灵峰雪。愈玲珑,元皎洁。射透晴空,莹莹神光别。到此玄玄妙彻。一朵金花,里面金丹结。

琪树垂珠网,夹阶两旁。绿霄之外,周以玉阑,阑外方是碧落。阶所接亦玉池,中间涌起玉楼三重,千门万户,无非连璐重璧。屋覆金瓦,屋山缀红牙垂榼。四檐黄帘皆卷,楼中帝座,依约可望。红云自东来,云中虚皇乘玉辂,驾两金龙。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

为忆湖山且暂归,此心不是要追时。君恩留我非由己,寄语山灵莫勒移。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缓寻亲绿偏疑竹,细数轻红错认桃。

鞓红干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翛然一点系裙腰。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英英肯似焉支贵。漫脱红霞帔。落时且勿涴尘泥。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绿发红颜玉雪肤,南风吹送上云衢。平生师友相从去,本色功名一笑图。庠校元非糊口地,诗书却是护身符。颓波世事那堪说,要见人閒有丈夫。

锦暖海棠欲睡,絮浓杨柳初眠。蝶老鬭高屡舞,莺雏学语如弦。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山川甚雄丽,积雨为磨浣。天开秋气清,游娱共萧散。石径接巉岩,兴到行不懒。微霜护新晴,杲日送余暖。层岭蹑高寒,境胜世所罕。苍茫四无极,自恨目力短。危亭基藓残,麋鹿荒町疃。居然龙虎势,城郭在平坦。崇阿吊离宫,老木荫僧馆。松云引徐步,兰露入清盥。况当重九节,野菊

政足廉平诗更佳,铁肠还解赋梅花。律传和靖未多叶,名接水曹今几家。丹粉讵须烦巧妙,清新止为写横斜。拟携卷轴江东去,乞与诗仙作意夸。

禅宫新歇雨,香阁晚登临。邑树晴光起,川苗佳气深。水包城下岸,云细郢中岑。自叹牵卑日,聊开望远心。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老树槎牙匝涧生,弹琴树底月凄清。有时弦到真悲处,古战场中蟋蟀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