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卿梅二首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作品评述

《和秀卿梅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明中。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中仙子解征骖,
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
玉肌得共岁寒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子与一个名叫秀卿的人共赏梅花的情景。仙子坐在月亮中,下凡解下了仙马的鞍勒,来到人间与秀卿相会。她不是从北方的林中来,而是从南方的夏天到来。在寒冷的冬天,松树和竹子依然保持着翠绿的色彩,没有凋谢。仙子的肌肤也经受住了岁月的寒冷考验,依然像玉一样光滑。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美的意象和流畅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仙子和秀卿共赏梅花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和纯洁。仙子是月中的存在,象征着高洁和超凡,而秀卿则是凡间的人,代表了平凡的世俗生活。他们在梅花下相会,象征了纯洁与美丽的结合。诗中的松树和竹子不凋霜后翠,暗示了坚韧和不屈的品质。而仙子的肌肤经受住岁寒的考验,寓意着真挚的情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整首诗意境清新脱俗,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纯洁、坚韧品质的赞美。它同时也带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纯粹的美的存在。整首诗词以其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诗词推荐

疏钟度莽苍,远火耿微茫。岁暮水归壑,夜寒天霣霜。人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老大忘绳检,狂歌尽意长。

梨花云底路参差,折得春风玉一枝。南雪未消江月晓,欲从何处寄相思。

道之不行乘桴浮,赴河蹈海成今游。春归应到岭北树,日出先照天南楼。

每嗟人世等浮沤,会聚如云散复收。诗赋别情无白雪,酒浇离思有青州。见梅须寄一枝信,对月还关两地愁。此去若逢风雨夜,肯思细话对床不。

雨濛濛。日日龙日龙。洗出远山三四重。分明眉黛浓。野桥西,官路东。小驿夜凉风入松。梦魂谁与同。

平生心事白鸥知,一卷云庵处士诗。占得镜中奇绝处,只缘身值广明时。

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暗诵黄庭经在口,闲携青竹杖随身。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

B54E慢梳头浅画眉。乱莺残梦起多时。不道小庭花露湿,翦酴醿。帘额好风低燕子,窗油晴日打蜂儿。翠袖粉笺闲弄笔,写新诗。

缘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微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联。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

赖乡仙种手亲栽,春闹枝头满意开。正拂文君酒垆上,莫教蜂蝶等闲来。

雨溟溟,风泠泠,老松瘦竹临烟汀。空江冷落野云重,村中鬼火微如星。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子规叫断独未眠,罨岸春涛打船尾。

危亭崛起卧苍龙。绝景画图中。便作龙山高会,千年乐事能同。使君宴处,丹枫影淡,黄花香浓。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

官谭有严投急影,公衙未退沸繁声。香材聚敛千家圃,兵卫森凝百雉城。额上粉轻春尚早,股间金重日初晴。百虫未敢梅花近,唯有渠来蹴雪英。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锦雉双飞梅结子,平春远绿窗中起。吴江澹画水连空,三尺屏风隔千里。小苑有门红扇开,天丝舞蝶共徘徊。绮户雕楹长若此,韶光岁岁如归来。

一栖岩壑一冲霄,冠履联翩建武朝。招得故人来话旧,也呼文叔作唐尧。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