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书院经德堂

平生经德几人知,莫忘当年两字师。
绝代本无空谷叹,逢人且觅镇山诗。
千章古木阴浓处,万卷藏书读尽时。
却把一杯堂上笑,世间多少噉名儿。

作品评述

诗词:《玉真书院经德堂》

平生经德几人知,
莫忘当年两字师。
绝代本无空谷叹,
逢人且觅镇山诗。
千章古木阴浓处,
万卷藏书读尽时。
却把一杯堂上笑,
世间多少噉名儿。

中文译文:
一生中有几个人了解我的经历和品德,
不要忘记当年那位教我两个字的师傅。
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时代,也没有空虚的叹息,
遇到人时,我只是寻找安定山的诗作。
在浓荫的古树下,有千卷古书,
当我读尽这万卷书时。
我会举起一杯,在堂上开怀大笑,
世间有多少人在争名夺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他平生的经历和成长,以及对书院和文化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师长和传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抒发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第一句表达了辛弃疾的历史感和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他在平凡中积累了许多品德,但了解他的人并不多。

第二句提到了他的师傅,那位教他两个字的人,这两个字可能代表了他人生的指导原则或座右铭。辛弃疾通过提及师傅,表达了对师长的感激和尊敬。

第三句表达了辛弃疾对于时代的无奈,即使是在无人知晓的时代,他也不会陷入空虚的叹息,而是寻找那些能够给他安定和慰藉的作品,如安定山的诗作。

第四句描绘了书院的景象,千卷古书和浓荫的古树构成了书院的氛围。辛弃疾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文化和学识的追求。

第五句表达了辛弃疾对于读书的态度,他表示当他读尽那万卷书时,可能会产生的结果。

最后两句描绘了辛弃疾在书院中举起一杯,开怀大笑的情景。他对于世间的名利争夺持有一种淡泊的态度,认为这种争夺是肤浅和可笑的。

整首诗词通过辛弃疾自身的经历和对书院文化的描绘,传达了他对于师长、传统文化和名利的思考和态度。同时,诗中的意境和形象描写也使人感受到了辛弃疾对于内心追求的热切和追求的坚持。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阁下从容旧客卿,寄来骏马赏高情。任追烟景骑仍醉,知有文章倚便成。步步自怜春日影,萧萧犹起朔风声。须知上宰吹嘘意,送入天门上路行。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雄观今古快幽情,突兀层楼出市甍。二水交流何处尽,孤舟不见乱山横。丹炉寂寞仙游远,剑气萧条和恨盈。向晚移樽话流落,可堪时听鼓鼙声。

园林花未发,岂是为游春。深愧青宫客,先寻白屋人。儿童惊茜绶,仆隶笑纱巾。踏雪携诗谢,朱门必许亲。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夜来一阵催花雨。

家乘桑盖瑞,国富卧龙才。汉水神晖彻,灵图密命开。横天嘉气应,继日景云来。傥管英雄器,三分亦殆哉。

已过长亭一舍宽,送行犹自挽征鞍。我无惠政苏凋瘵,何事邦人泪不乾。

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

孤云不知处,野雪见行踪。一饭饱时少,随缘沧海东。香床通水月,清磬出花宫。欲结庐山社,谁能问远公?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窗罅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静中物理曾观妙,一欢世间堪白头。

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欢万古痕。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层物且重翻。

全德备万物,大方无四隅。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道学归吾子,言诗起老夫。无为蹈东海,留作济川桴。

寒雪初晴冷气清,地炉火活渐春生。嬾骑□□□人户,满酌肥羔朝帝京。屋破玉川贫亦乐,□□□坞贵何荣。道心自得锺仪趣,一操南音□□□。

水精盘跃锦鳞鱼,闷于渊沉海岸居。秀世竹鸣金鸑鷟,观空波涌玉蟾蜍。轻明缨络垂身后,重叠芙蓉衬足初。曾向梦中潜祐我,烁人仪表降蓬庐。

尺箠西来垅亩中,驱驰力尽众兵冲。旧封独守君臣义,故国长修俎豆容。平日军声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锋。锦衣眷恋多乡思,肯顾田家社酒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