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生

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
曾摘园蔬留我宿,共吟江月看鸿过。
时危苦恨无收拾,道妙深夸有琢磨。
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

作品评述

寄友生

风骚情味近如何,
门底寒流屋里莎。
曾摘园蔬留我宿,
共吟江月看鸿过。
时危苦恨无收拾,
道妙深夸有琢磨。
凉夜欹眠应得梦,
平生心肺似君多。

译文:
寄给友生

风趣情味近如何,
门底寒流屋里蓑衣。
曾摘园蔬留我宿,
共吟江月看鸿过。
时危苦恨无收拾,
道妙深夸有思考。
凉夜欹眠应得梦,
平生心肺似君多。

诗意:
《寄友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寄给好友生的一首诗,表达了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互相倾诉心声的情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生共度时光的情景,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表达了两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和友生的交情。开篇两句“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表达了两人亲密无间、情感相通。接下来的两句“曾摘园蔬留我宿,共吟江月看鸿过。”描述了两人共同的爱好和做过的一些事情,展示了友谊的深厚。

接着,诗人表示在时局不安的时候,他苦恼无法收拾心情,“时危苦恨无收拾”,但他欣赏友生的聪明才智,“道妙深夸有琢磨”。最后两句“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表达了诗人对友生的思念,希望在凉夜里能梦见友生,也表演了诗人对友生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生间的真挚情感,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诗人对友生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积潦际危堞,登临西照中。苔衣罥白羽,槐荫悬青虫。不浅胡床兴,无多团扇功。目穷犹起羡,演漾一渔篷。

映竹水田分,当山起雁群。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雪昼唯逢鹤,花时此见君。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

为怯清宵短,然膏约凭栏。颊疑西子醉,花误北人看。点露燕支破,啼妆风雨残。莫嫌翠袖薄,犹得护春寒。

鸺鹠欢喜舞南风。

井分泉脉透巉岩,谁道飞流是假山。水鸟树林皆作供,可怜居士只偷閒。

不长凡花不长松,山藏月影紫云中。臣灵巧凿如规玉,借与神仙上桂宫。

五里晴行信一筇,入松迎面旧松风。斜阳归路樵渔笑,翁自何来半醉中。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开窗修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渺渺曦车旸谷升,东封日观未容登。山僧更约中宵看,列炬煌煌现圣灯。

天上行云曳白衣,斗衔晴日在林扉。盘花落雁惊还起,啄食饥乌趁不飞。榆荚青钱飘已尽,月堤流水漭相围。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

风月联翩别驾分,双凫飞舄总能文。苔痕点绿山头石,花影浮红水面云。一舸鸱夷聊尔尔,千岩啼鸟自欣欣。徘徊斗粟归田缓,堪笑痴顽老使君。

一见便见,更不再见。张颠草书,李广神箭。

凤楼开阖引明光,花酎连添醉益香。欲知帝女薰天贵,金柯玉柱夜成行。

欲呼弥勒下天宫,云叶森森意已浓。尘世为霖消底物,葛陂龙是向来筇。

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浮名肤外增余赘,薄宦戈头寄此身。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好坏能用楚人。

天上星,地下木。见便见,休□速。老瞿昙,空捏目。三七日,心返复。从此拿空便脱空,天上人间遍流毒。带累儿孙直至今,医得耳聋成瞎秃。鄮峰虽与同路行,却不与他同处宿。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棠坞锦,梨园玉。燕衣舞,莺簧曲。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

水绿山表,鹊噪鸦鸣。满耳满目,非色非声。既非声色,却作麽生安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