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李公达见寄

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
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
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
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
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
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
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
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

作品评述

《次韵和李公达见寄》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公达的赞叹和祝福之情。

诗中描绘了五分符竹尽故乡的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在异乡的感受。他感慨圣主的恩典如同私人的滋润一般常在,并以此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思考。接着,诗人扬鞭驾马,却不能畅通北方道路,由此引发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诗人在这种思绪中得到支筇,即古代官员使用的竹签,提醒他尚有求学之心。他想起了西堂,指的是朝廷的学堂,以此表达了对学识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将景物转移到湖边,冻柳初生春意,月下晴梅散发着暗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相结合,展现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而乘兴可能同一醉,指的是与友人共享快乐时光,听闻友人依然保持坚强的筋力,更增添了作者的喜悦。他回忆起年少时在文场上初次见到友人的情景,友人的才华在文坛上受到赞赏,以此表达对友人的钦佩。

诗人抱负远大,直思追求二祖的境界,而如今得到官职,成为后来者中的佼佼者。他希望友人能赐袍,即传授自己的学问,愿望着友人在诗酒之间能够继续交流。

最后,诗人表明自己也有回归山林泉水的归兴之情,期待友人的吟咏和歌唱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并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展现了韩维诗歌中常见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诗人对国家治理、学识追求和友情的思考也贯穿其中,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邃。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瞿瞿临祖奠,清血

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会意即超声律界,不须练石补青天。

宗德含洪,方祗可似。辟土开疆,八埏同轨。是用作配,有永无纪。裸献以享,茂格蕃祉。

结东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去年牙戟海边城,空望门阑涕泗横。今日去旄东向梦,那知高纛此中迎。岂非丈席谐瞻对,亦似云衢有否亨。十年余年想谆诲,更期朱玉似河倾。

几载江湖负隽声,秋风千里起弓旌。石渠喜得今刘向,宣室应知旧贾生。台阁致身将贵显,朝廷论事且和平。更须记取申公语,不在多言在力行。

他生得脸儿峥,庞儿正。诸余里耍俏,所事里聪明。忒可憎,没薄幸。行里坐里茶里饭里相随定,恰便似纸幡儿引了人魂灵。想那些个滋滋味味,风风韵韵,老老成成。

清剡与严湍,潺湲皆可忆。适来玩山水,无此秋潭色。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波声拍枕不成眠,拥被推篷月尚圆。霜下夜深人正悄,数声飞雁度林颠。

岁晏心无著,时清遁更肥。江蒪萦箸滑,海鸟傍帆飞。乡思生闽雾,吟怀入楚霏。趋庭多令子,采服间荷衣。

渔竿消日酒消愁,一醉忘情万事休。却恨韩彭兴汉室,功成不向五湖游。花满西园月满池,笙歌摇曳画船移。如今暗与心相约,不动征旗动酒旗。

天门旭日炫新晴,凤髓龙香研墨清。亲见君王书草字,蛟龙吹雨杂风声。

中宵忧岁不成寐,一雨为霖敢自虞。应是行台借余润,故教均泽及樵苏。

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清豀激越犹如许,想见湘波欸乃中。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寻春曾作太平民,说著花时泪湿巾。风雨差池桃杏过,山林牢落鸟乌亲。书中闷见伤心事,画里思逢避世人。霄汉故交今隐遁,有山堪买愿为邻。

推不去,挽不来。南天台,北五台。大地寥寥兮何者当情,春风浩浩兮雨打莓苔。见成公案,不涉安排,岂在见桃花而后眼开。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出宫墙外步冬暄,转憩黄花翠竹边。一笑偈言非本色,相留清供亦前缘。土酥饤洁昏眵醒,汤乳包香老齿便。只恐醉陶终爱酒,难陪惠远共修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