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坏吴俗,沿愚罔知教。

出自明代沈周的《吴俗火葬》

出自明沈周的《吴俗火葬》

拼音和注音

huǒ zàng huài wú sú , yán yú wǎng zhī ji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火葬:(动)用火焚化人的遗体,骨灰装入容器埋葬或保存。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火葬坏吴俗,沿愚罔知教。

体魄轻父母,死即畀野燎。

何异炎人㱙,亦类仪渠烧。

古敛以周身,致虑防臭暴。

复棺益之椁,厚土事窆焘。

区区人子敬,郑重寓私孝。

燕师惨掘焚,齐人忾敌效。

子岂忍父母,炮烙曾无觉。

曹侯悯其弊,古训不可吊。

辟园号漏泽,丛瘗周四墺。

士庶尚有言,地局宁尽窖。

其言闻之公,击节叹且笑。

吴愚不聪明,耳目涂泥淖。

譬诸黔娄衾,不足我奚校。

我为名教惜,㰅埴聊盲导。

虐死苟无亲,逆生驯亦要。

勿谓一爝微,大恶由兹造。

诗词推荐

朔风塞雁渡江烟,访旧东游夜泊船。野水似龙争入海,大星如月独当天。荒村梦寐清秋夜,乡馆间关白发年。兵革飘流无定著,渺余何处赋归田。

轮奂绝钜丽,像设尤卓诡。瓣香大雄前,恍然忆稚齿。

在高日远云雾阔,黄金白璧孤虞卿。汉廷无人荐司马,故山有客呼孔宾。

乃眷赏西顾,偏师暂首征。灵旗方直指,犷俗自亡精。禹斜终驯致,尧对渐化成。不须严尉候,于廊海弥清。

久客浑忘赖,群山得细看。身如悟浮没,诗喜助波澜。塑象观殊诡,作钟怀叛干。东湖空壮丽,芝岭漫林峦。

客枕正无憀,寒鸡鸣夜半。开门望天末,月沉星烂烂。

秋风海上忆神交,江外书来慰寂寥。松柏旧心当化石,埙篪新韵似闻韶。须期管鲍垂千古,不学张陈负一朝。三复荆州无限意,王孙芳草路遥遥。

石台宿草几年荒,不比维摩狮子床。大士向来曾晏坐,是身如电暗回光。

轧轧箯舆猎晓霜,孤征无复共椒觞。浮生物物身为累,垂老年年节是常。稍听村田喧鼓笛,遥怜儿女欠衣裳。于潜西上王干路,苦忆茅柴白酒香。

桂林户掾旧能文,有弟抛家作道人。诗似道人人似鹤,看来若个觅纤尘。

任公蹲会稽,海上得招提。净观堂新构,幽寻客屡携。飞檐出风雨,洒翰落虹蜺。投老黄尘陌,东看路恐迷。

壮岁京华羁旅,暮年湖海清狂。勿倚新知可乐,笑中白刃如霜。

为问高夫子,朱黄想校书。有诗连日有,无讯十分无。月谈梅行色,窗寒竹寄居。惟应牙痛愈,列屋任闲渠。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有客就征骖,风前别酒酣。慈颜依膝下,归意满江南。去路草初歇,到家梅正含。短书无惜寄,别后抵清谈。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步月下庭除,萤飞花影侧。露下不知寒,鸣蛩动秋色。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後添。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气蒸丹水碧,脉润紫芝甜。岭碍翻云鹘,峰遮落海蟾。涧深春有冻,影阔夏无炎。势斗嵩井华,名欺霍与灊。石危蹲虎脚,松老髯龙髯。晓榻便欹枕,晴楼懒下帘。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望久衣襟湿,登多

夜色萧条寺,天寒老病身。空村惟有雪,远道更无人。不寐依炉暖,多愁赖酒醇。遥思双凤阙,雨露已先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