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寺看黄山

翠色沈沈万树春,幽怀宜共竹为邻。
黄山只在阑干外,鸡阁云深认不真。

作品评述

《花山寺看黄山》是宋代柳桂孙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翠色沈沈万树春,
静谧的春天中树木郁郁葱葱,
幽怀宜共竹为邻。
内心深处的思念与竹相宜作为邻居。
黄山只在阑干外,
黄山仅在房檐之外,
鸡阁云深认不真。
鸡阁上的云迷蒙,使黄山看不真切。

诗意:
这首诗以花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看到翠绿之中藏着万株树木,在宁静中沉思着,而他的内心思念与寂静的竹子相得益彰。然而,他站在花山寺鸡阁上,看到黄山却只在房檐之外,隔着云雾而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翠色的树木与孤寂的竹子形成了对比,寄托了诗人对静谧、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站在鸡阁上,看到的黄山却被云雾掩盖,以此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失望和不真实感。尽管黄山只在朦胧之处,但他的思念和情感却真实存在,并与竹子相共融。

这首诗运用了寥寥数语,通过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与竹子的对比和黄山的虚幻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展示了柳桂孙细腻的写作才华。

诗词推荐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幽怀聊自适,疏性懒相过。尘事偏宜少,诗篇不厌多。三人花下酒,一曲醉时歌。此外非吾事,陶陶奈乐何。

溪上同舟送,江头独步归。秋风方落木,客路要添衣。故旧询安否,形容话瘠肥。吾行犹许远,尔去复谁依。

妙觉明净,元无所觉。如鄱阳尖服务业波不作。亦若匡庐,云平月壑。笠顶西风闲去来,拄杖头边空索索,打碎灵龟壳。

旅葬不可问,茫茫西陇头。水云青草湿,山月白杨愁。琴信有时罢,剑伤无处留。淮南旧烟月,孤棹更逢秋。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 ——郑遨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 ——罗隐之

盍簪何啻得明龟,醉里呼曹自启扉。我保刳肠正藏六,到将无处得同归。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妙语来翩翩,赓句惭草草。一鼓再则衰,气痿肠亦槁。诗不造负雅,可观徒小道。书能破万卷,篇章自然好,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

洗眼重看十桂,转头已过三秋。人生遇坎与乘流。何况有花有酒。花若于人有意,酒能为我浇愁。试_金蕊泛金瓯。比似菊英胜否。

黄鹤楼中月白,鹦鹉洲前水流。更有何人吹笛,空余春草关愁。

鹦鹉陇下鸟,能语奇羽毛。罗罻巧相致,琱笼关鐍牢。长怀故园树,烟雨落空巢。万里迁泽国,舟舆□□劳。正平托物赋,健笔不停操。千载访陈躅,晴沙葭菼高。珍禽不复见,慨想若人豪。处士起河朔,英风拔时髦。文章俪坟诰,俛就犹诗骚。儿汝命杨孔,奴兵视刘曹。奸雄可奈此,束之

札札机声晓复晡,眼穿力尽竟何如。美人一曲成千赐,心里犹嫌花样疏。

秋高山城幽,风动林叶吼。百感从中来,将分故人手。故人惜轻别,樽酒欲相厚。未饮已颓然,别恨浓於酒。

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余。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雨后林塘夏亦秋,一葫芦酒在船头。醉来深入荷花去,卧看青天飞白鸥。

熔金脱得花钿小,点缀琼枝。月淡风微。露浥香肌自是奇。玉人呵手昂头翦,纤鬓边垂。似簇蜂儿。春入芳容不肯飞。

东西车马走秦川,扰扰飞尘混晓烟。我亦中间游宦者,尚惭无语赋归田。

独负高世资,冥冥寄浮俗。卞子去不归,何人辩荆玉。鬻舂意不浅,污迹身岂辱。鸾铩乐迍邅,虬蟠甘窘束。五噫谲且正,可以见心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