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嘉荐既终,神贶其复。
麦我思成,灵光下烛。
孝孙承之,载祗载肃。
敷锡庶民,函蒙祉福。

作品评述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对上天神明的崇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对皇帝的责任和使命有所体现。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嘉荐已经结束,神灵再次降临。麦田让我联想到成熟的思绪,在神灵的光芒下点燃蜡烛。孝顺的孙子接受了神灵的指引,恭敬而庄重。皇帝施行恩泽于百姓,满载着祉福的希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真宗皇帝对天地神明的虔诚崇拜和感恩之情。嘉荐是指皇帝为神灵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神明的保佑和恩赐。诗中描述了神灵再次降临的场景,以及皇帝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上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麦田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丰收和繁荣,也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心境,思考着成熟和发展的含义。在这种思绪下,他感受到了神灵的存在和光芒的照耀,仿佛在灵光下点燃了一支蜡烛,象征着对神明的敬仰和感谢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孝顺的孙子承受了神明的指引,表示皇帝的后代承担了神灵的使命和责任,必须恭敬而庄重地继承和传承。最后,诗人提到皇帝将恩泽施行于百姓,给予他们祉福和期望。这表达了皇帝的使命和责任,以及对人民的关怀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真宗皇帝的视角,通过对祭祀仪式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神明和人民的关怀和感恩之情。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丰收与皇帝的治国理念相联系,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诗词中的意象丰富而具体,通过描绘麦田、灵光和蜡烛等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敬畏。诗中还体现了皇帝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对人民福祉的关注,体现了真宗皇帝的仁爱之心和为政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真宗皇帝对神明和人民的虔诚崇敬,表达了皇帝的治国理念和为政之道,同时也展现了对丰收和繁荣的向往和祈愿。通过诗意的表达和艺术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皇帝的智慧和情感,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诗词推荐

池上千岩入晓光,无花草木自吹香。眼随天霁山山见,心与秋清事事凉。长啸响惊龙壑静,微吟思入雁云长。未须摇落增悲慨,新报王师复洛阳。

寂寞石琴台,香云拨不开。多知骑鹤去,自欲买舟来。葑岸春回草,山亭雨谢梅。怀人成怅惘,日暮惜空回。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彩軿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

疏食山间荼亦甘,况逢苦笋十分甜。君看齿颊留馀味,端为森森正且严。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郑符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段成式闲中好,幽磬度声迟。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张希复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

年时江上垂杨路。信拄杖、穿云去。碧涧步虚声里度。疏林小寺,远山孤渚,独倚阑干处。别来无几春还暮。空记当时锦囊句。南北东西知几许。相思难寄,野航蓑笠,独钓巴江雨。

一叶两叶病木霣,一点两点疏萤流。水底星河秋脉脉,发根风露夜飕飕。

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人老无由少,春妇却解来。呼儿烹若笋,席地共衔杯。

平地有石室,玲珑户牖空。重门疑鬼凿,六月与天通。乳窦如滴雨,幡幢欲舞风。僧言岩下水,窈窕到骊宫。

忆共佳人曝绣衣,馀香如昨旧欢非。鹊桥虽别年年在,犹胜娇魂去不归。

梅花面目冷於冰,亦笑山翁草作亭。一夜雪寒重整过,碧琉璃瓦水晶钉。

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冻压千街静,愁明万象前。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高倚青冥插酒星,山崖谁作醉仙形。从来天地为衾枕,应笑人间有独醒。

洞庭秋气满龙堆,为客偏惊节序催。铁笛乍闻云外过,琼楼应傍月中开。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八月来。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叠叠重重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玕。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新剖牙璋出护军,使车归养指江濆。采衣楚国老莱子,白首长安万石君。虎眼波狂征棹忽,鲈鱼鱠美寿杯醺。东南极目无氛祲,不假横戈看阵云。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娄。蒿莱常闭门,与世疏应酬。奈何世患稔,鲠鲠如马周。颠顿亦良苦,饥羸非所忧。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蝉俦。口祸渺无际,困辱祗自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