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华寺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作品评述

《题龙华寺》是王之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枕僧庵梦不成,
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
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
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
晓鉴霜毛两鬓生。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龙华寺的夜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僧庵孤枕难眠的情境下,感叹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月色与秋色交融,树木摇曳的风声如同流水的声音。同时,诗人也描绘了龙华寺的景色,青色的山峰与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站立在夜晚,借着清晨的霜华映照,看到自己鬓发上的白发已经开始生长,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题龙华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月色与秋色、风声与水声相连结,形成了一幅景色交融的画面。同时,青嶂与白云的描写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则以个人的视角,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和时光流转的独特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思考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同时,诗词中的对比和意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审美和思想的双重享受。

诗词推荐

春来日日困春酲,徂岁如驰得我惊。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登阶勃窣晨鸡老,侵路纵横野草生。堪叹筋骸犹健在,强随丁壮事深耕。

昌园梅树占山林,山浅村深烟日昏。薄暮东风几篱落,雪涛隐约万龙奔。

西城别袂望东城,勇发征车却怯行。朋肯声前金阙恨,胡卢歌里玉关情。莺啼有意因风断,山影无垠为月横。人世分携吾可那,千锺不醉在天明。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去年摘山初弄兵,永新县前戈剑腥。杜侯不持一寸铁,闭合坚卧民不惊。军前米作山谷聚,木牛流马安用许?但令绿林无点尘,何须烂额尽麒麟?紫皇急才霄不寐,斯人合著班行里。速骑匹马谒明光,夜来溪风吹玉霜。

余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人生万事不如归,只恐归来不及时。汝若能为陶靖节,我身胜到凤凰池。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艰。问途迷野寺,积淖落前山。势以鸡晨待,聊安虎落间。浊醪无路觅,破衲与渠关。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下车方数月,早已政声驰。太守一身瘦,东川百姓肥。勤劳惟听政,闲暇即吟诗。官况依然在,何须赋式微。

云溪老竹持苦节,玉质萧森出岩穴。苍苍古色谁为摩?凛凛清风自然别。劲直不肯降雪霜,潇洒不肯栖凤凰。愿杀长身载经籍,要为吾道垂休光。谁信嚣风满漓俗,红紫纷纷乱人目?遂令此君受羁束,荆棘凌夷刀锯辱。青虫网叶蠹食筠,野老更欲锄其根。闭塞阳和绝土脉,绝之不许生儿孙。

送我归舟水一篙,更携佳语赆吾曹。暮云真作江东去,不复沅湘诵楚骚。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珮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海风吹雨夜潇潇,一滴愁魂一种消。自是客边听不得,不关窗外有芭蕉。

共称生佛戴恩波,一饱欢腾鼓腹歌。家有佛衔收拾去,人心有佛可收么。

爱春留得琼英在,添竹扶将翠蔓高。更着金沙相间种,主人四壁锦周遭。

赵甥诗与雅音合,韦舅宜高进德冠。我到古人良已远,汝家宗姓莫教难。传家自喜春秋在,居职应怜翰墨残。门户人身难相称,衣裳仪观不须叹。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