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作品评述

诗词《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的中文译文为:在中秋夜,登上楼顶仰望月亮,寄托给遥远的人。

这首诗以中秋夜登楼望月为背景,将作者的思念之情与月亮相连,表达出他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西楼见月似江城”,写出作者登上西楼,俯瞰月亮像是一座城市,给人以广阔壮丽的感觉。接着,“脉脉悠悠倚槛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以及他依靠着栏杆感慨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比喻为皎洁的月光,强调了这份情感的纯净和显著。这种思念在整个一年中,最在中秋夜时最为分明。

接下来的两句“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以描写秋天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他用桂子从天上落下,芦花带着雪飘落来形容思念的程度,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哀思之情。

最后两句“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借用“玉人临水见”来形容远方的人,同时表达作者对远方人的爱慕之情。他认为远方的人的光彩妩媚,仪态出众,值得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登楼望月,将作者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通过运用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连的手法,展现出作者的情感真挚和纯净。同时也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加深了诗中情感表达的力度。

作者介绍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乃眷赏西顾,偏师暂首征。灵旗方直指,犷俗自亡精。禹斜终驯致,尧对渐化成。不须严尉候,于廊海弥清。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归来次第学,应见后心难。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留连晡时酒,吟咏古人诗。夕阳傍秋菊,采之复采之。采之欲遗谁,将以赠所思。所思在何许,千古不同时。四海倘不逢,吾宁独去兹。愿言秉孤贞,勿为时所欺。

俯仰之间又一年,即看科诏下天边。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十五。唯有这个不迁,一众耳闻目睹。

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翡翠结帘玉镂床,君王一时无暂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贱。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君王爱妾言不死,逐夜宫中唤方士。

一时花木斩新栽,露萼烟苞逐渐开。好事人人能爱惜,莫教容易拥蒿莱。

秋声入梧桐,落叶惊瓮牖。菊丛生细香,安排作重九。幽子曳杖吟,蓬门独搔首。故人惠然来,新诗出琼玖。欢言扫吾室,饾饤随所有。高谈杂古今,疑义相可否。当年醉翁意,固不在杯酒。人生等一梦,谅无金石寿。从渠拳钟鼎,未可薄藜糗。斯须较荣枯,千载判妍丑。君侯文章家,世胄

尝闻淮南王,鸡犬从此去。至今山头石,马迹尚有处。使君辞从官,终日绝尘虑。望望云汉间,想见宾天驭。

一霎山前春雨乾,丛林气韵洗衰寒。水明玉兔随征棹,线重金鳞上钓竿。午钵莫嫌分饭甑,千僧无念集蒲团。化机妙应头头准,手眼通身不著谩。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我欲反其源,默观

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

须眉似是绮皓。耳目已非旷娄。受明上座顶礼,视彼老公血讐。

平生念丘壑,着我胸中云。偶为山樊居,白云乱衣巾。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奇峰霭朱夏,擘絮浮阳春。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东风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见花。远欲报君羞强聒,老知随俗厌雄夸。穷通往事真如梦,得失秋毫岂更嗟。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帻任欹斜。

湖上波涛一剑空,冶金留取镇龙宫。八方灵索悬坤轴,万古苍标定劫风。不用断鳌扶四极,谁令铸鼎象群凶。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济世功。

陋巷柴门揜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清秋渐冷尤宜懒,闲日苦长无处消。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