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
径欲过君篱下看,二儿端可为舆篮。

作品评述

诗词:《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中文译文:
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漫从僧舍移甘菊,
清蕊重阳摘未堪。
径欲过君篱下看,
二儿端可为舆篮。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赵蕃的作品,描述了诗人从郑秀才的庭院中寻找菊花的情景。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赏识之情。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具有傲霜凌露、坚贞不屈的品质,与诗人追求高洁品德、坚守正道的精神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寻找菊花的场景。首句"漫从僧舍移甘菊"揭示了诗人漫步于僧舍,移动着甘菊的景象。接着,"清蕊重阳摘未堪"一句表达了作者看到清澈的菊花花蕊,心生摘取的欲望,但又觉得不忍心采摘。这种情感充满了对菊花的敬重和珍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径欲过君篱下看,二儿端可为舆篮"构成了整首诗的转折点。诗人表示自己打算径直经过郑秀才的篱笆,去欣赏二儿(指郑秀才)种植的菊花。"端可为舆篮"一句中的"舆篮"是指装菊花的篮子,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菊花的赞美。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对菊花的喜爱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倾慕,同时也折射出作者追求高尚品质的内心追求。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赵蕃成功地表达了对菊花的敬佩和对作者朋友的赞颂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菊的高洁之美。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小隐堪忘世上情,可能休梦入重城。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吟社客归秦渡晚,醉乡渔去渼陂晴。春来不得山中信,尽日无人傍水行。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吾既苦多病,交朋复凋歼。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良田失持耕,草莽废锄芟。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吾尝哀世人,声利

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

湿云夜不散,薄处微有星。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心应失旧侣,翅已高青冥。几日江海上,凫鸥共满汀。

离家一月断家书,家在闽山深处居。路入江南隔分水,山犹不见况吾庐。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 ——张希复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不咽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见利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笋圆。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轻瓯浮绿乳,孤灶散馀烟。甘荠非予匹,宫槐

寒香本已清,真色初既好。谁私化工力,增缀愈妍巧。繁葩贮春意,幽姿照青昊。独无和羹实,终尘愧其表。

四寸红牙一幄筹,万山牛马去如流。天西日落长安近,塞外云开滴博收。草奏隃麋宫墨重,谈兵鸡舌宝香浮。都将湖海元龙气,压倒文饶百尺楼。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红梅漏泄春。颜色凌寒终惨澹,不应摇落始愁人。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寄慕兹山四十春,苦为浮名缚冠帻。迩束嫡宦游汾阳,行旌北指台山冈。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石旁拭目辩真伪,恐感禅家虚诞累。殷勤立石遍招呼,仆夫累为

四更高,鼓声锐。忽然间,振动天花偏坠。前面却、有个真人,载星冠月帔。得此妙玄成吉利。望北斗杓星,西南正指。看看底剔绽琼花,做

舞席歌筵自阔疏,麴生久送绝交书。平生嗜好消磨尽,留得枯棋了索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