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杂咏

笋入栏干曲透茅,青琅玕脱紫文苞。
晚来拆草验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

作品评述

《岁寒杂咏》是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春季的景象,特别描述了竹笋的生长过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笋进入围栏,青翠的身体透过茅草可见。
外层深绿色的晶体竹叶脱落,露出了紫色的茎。
夜晚来临时,移开草层验证生命的奇迹,
短短一夜间,竹笋就能增长两尺高。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年初春寒之际的竹笋生长为题材,抒发了作者钱时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赞叹之情。诗中描述了竹笋的进入围栏、茎的透明以及叶的脱落等过程,强调了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界中不可思议的奇迹。同时,作者还借此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欢愉和对生命活力的敬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抓住了竹笋生长的关键过程,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中,通过描绘笋入栏、茅草的透明效果以及叶的脱落等细节,给读者呈现出竹笋生命力旺盛的画面,在表达这种力量的同时,也将竹笋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抒发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词的字句简练明快,形象生动。通过“笋入栏干曲透茅”和“青琅玕脱紫文苞”等词句,诗词中的竹笋和青翠色彩得以生动描绘,给读者营造出春日的美好氛围。而最后两句“晚来拆草验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竹笋在一夜之间迅猛生长的奇迹,使整首诗词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描绘,展示了作者作为一个细心观察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敬畏,呈现出春天的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彤庭罢御几年余,剩喜天颜大内居。昨日黄门催进矿,花间连旨觅羊车。

朱绂仙郎白雪歌,和人虽少爱人多。明朝说与诗人道,水部如今不姓何。

风飒飒,雨霖霖。圣人不曾灭度,演出清净妙音。若将耳听终难会,一句机先透古今。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新作王门使,来依茂宰居。烟花松社屐,风雨竹床书。寂寂春将暮,绵绵思有余。愁深仍向夕,户影岳莲虚。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谁知日且间,颠到由六贼。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

心事知谁许。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节物於人俱可喜,今夕渠媚妩。笑曝腹、书生风度。河鼓天孙非世俗,纵惊云、急雨休轻诉。忆倾盖,便如故。良辰欢意宽离绪。称仙家、瑶台缥缈,霓裳掀举。应想尘寰空怅望,月路谁曾隔阻。是处有、绮窗朱户。我爱五湖烟水阔,待扁舟、寻

尽道梅花白,能红又一奇。浑疑丹换骨,不是酒侵肌。看此敷腴色,思侬少壮时。盛年虽不再,犹拟岁寒知。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竹木池台尚俨然,归时白头雪霜寒。青溪隐隐朱门处,曾属中书一品官。

郁林开郡毕,维扬作贡初。万推方演梦,惠子正焚书。执燧奔吴战,量舟入魏墟。六牙行致远,千叶奉高居。

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况因夜深坐,遂成日高眠。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全胜彭泽醉,欲敌曹溪禅。何物呼我觉,伯劳声关关。起来妻子笑,生计春茫然。

惯向长安事朝谒,满衫尘土厚於泥。行人若爱青山好,何不暂时留马蹄。

插空轩槛扁停云,云本无心岂解停。敛散卷舒浑在我,本来明月一天青。

梅岂必□竹,居何与梅事。政尔亦偶然,人自见之异。

言念将别。睹物伤情。赠尔话言。要在遗名。惟此遗名。可以全生。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橐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南川解袂十年余,环堵萧然颇自娱。生计荒余莫深恨,归来犹得在枌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