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

绿匣何烦至,黄衣尚有云。
催科宁是拙,稼穑亦良勤。
当念沟中瘠,难专柱后文。
谁令公喜怒,雁鹜政纷纷。

作品评述

《触事》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匣何烦至,
黄衣尚有云。
催科宁是拙,
稼穑亦良勤。
当念沟中瘠,
难专柱后文。
谁令公喜怒,
雁鹜政纷纷。

中文译文:
为何绿匣子的来访如此烦扰,
黄衣服上仍然有云彩飘动。
催逼科举考试,我何其愚拙,
农耕收获却始终勤劳勤勉。
当回忆起田间沟渠的贫瘠,
难以专心于文人的官职。
是谁让君主居于喜怒之间,
雁鹜政治纷争不断。

诗意和赏析:
《触事》通过描绘宋代时社会现实的细节,表达了虞俦对于官场生活和政治风云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绿匣子、黄衣服、科举考试以及农耕收获等元素,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中繁琐的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在这个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于政治纷争的忧虑。

诗中的绿匣子和黄衣服都是与官场有关的象征,绿匣子可能指的是官员传递公文的绿色匣子,而黄衣服则是官员的常服。诗人以此暗示官场的繁琐和无聊。同时,科举考试作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核心,被描绘为催逼诗人的拙劣之处。在这种背景下,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农耕劳作的赞美,认为农民的辛勤劳作是实实在在的,与官场中虚浮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纷争的担忧。君主的喜怒变化不定,使得官场充满了明争暗斗和政治勾心斗角。雁鹜政治纷争的比喻使得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得以突显。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形象描绘,展示了虞俦对于时代风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不公。

《触事》以其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和政治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于农民的赞美,展示了虞俦对于人生和官场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珊瑚掇尽空土堆。

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

烛夜飞觞客在山,同看明月上云端。粘天水阔蟾光湿,卷海风高蜃气寒。会友幸逢三益在,娱情休恨四并难。座中喜有能诗者,便作唐诗顾况看。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閒。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晨炊发鱼台,碎雨飞击面。团团四野周,冥冥万象变。疑是江南山,烟雾昏不见。岂知此中原,今古经百战。英雄化为土,飞雾洒郊甸。天寒日欲短,游子泪如霰。

晚步清溪上,微阴忽快晴。鸦栖先小泊,鱼暖已群行。药饵扶垂老,耕桑乐太平。非关恋乡社。久客倦遐征。

明朝解携白鹭洲,後日相望黄鹤楼。建业水清供白酌,武昌鱼贱足音邮。著身物外不无处,俛首人群非有求。愿报西庵落成会,待公退卧侬归休。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闲居当野水,幽鸟宿渔竿。终欲相寻去,兵戈时转难。

老不求名,心惟耽静,旧缘历过艰难。杜门无事,一味放痴顽。只藉炉香上彻,与天地、平直交关。真人喜,扶晨遣客,时暂下仙班。矜怜。身已病,九疑夙驾,来顾台山。看神超清境,玉链朱颜。为向芝田桂圃,收妙有、与作真丹。他年报,冲融朝礼,香火紫云间。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对此嘉景,顿觉

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野水桥边折得看,花头开尽雪痕乾。刚风摇动仙云坠,一夜香深玉骨寒。

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

表表声名动缙绅,金銮奏事旧词臣。胸中千古渊源学,天下十分端正人。犹记演纶依日月,行看听履上星辰。枝南枝北云山异,何日抠衣拜后尘。

花过莺初嬾,泥新燕正忙。病余犹止酒,睡起独焚香。拄杖嫌园窄,棋枰喜日长。北窗元可乐,不是傲羲皇。

愿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为。丹心一寸凌霜雪,秪有隆兴圣主知。

行乐非吾事,朋从慰此生。剧谈忘夜永,起立缓杯行。黄独幽人供,朱弦太古声。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评。

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