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二

淳风布政常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于水火。
用礼让多于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
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
天下四人谁不足。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题为《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二》,作者是庾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淳风布政常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于水火。
用礼让多于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
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
天下四人谁不足。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庾信对于淳朴风俗的推崇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包括仁义、礼让和无为。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庾信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首句“淳风布政常无欲”指出了他对清廉政治的追求,认为政务应该廉洁无私。接下来的两句“至道防人能变俗,求仁义急于水火”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即使面临危险也要坚守仁义之道。

下半部分的两句“用礼让多于菽粟,屈轶无佞人可指”再次强调了礼让的重要性,认为礼让的行为应该比对粮食的需求更多。最后两句“獬豸无繁刑可触,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表达了庾信对于无为治理的看法,认为君主应该以无为之道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四方的人民都能得到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庾信对于廉洁政治、道德伦理和无为治理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社会风尚和人治理理念的思考,体现了当时南北朝时期人们对于政治和道德的关注。

诗词推荐

不即不离,非取非舍。自东自西,谁上谁下。委曲也顺俗亡功,蓦直也应真不惜。珠中有火君须信,休向天边问太阳。

脉脉春心,情人渐远,难托离愁。雨後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倚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坐觉尘襟一夕空,人间似得羽翰通。暮天窈窈山衔日,爽气駸駸客御风。草木韵沉高下外,星河影落有无中。飘然更待乘桴伴,一到扶桑兴未穷。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起来娇眼未惺忪。强整罗衣抬皓腕,更将纨扇掩酥胸。羞郎何事面微红。

乃翁去记玉楼成,岁帅乡人祀洛英。文耀可无田助祭,象贤赖有谷传声。奇葩融结双莲瑞,奕叶追攀五桂荣。累将重侯何足道,几人三世有诗名。

初爱寒香一朵斜,又逢奇朵出高了。折来折去花多子,忘却前花与後花。

髧髦承学绍兴前,历看人间七十年。扑满终归弃道侧,鸱夷犹得载车边。钓船夜泛吴江月,醉眼秋看楚泽天。造物未容书鬼录,残春又藉落花眠。

浓淡云无定,凄微气宇寒。鸠鸣桑叶吐,村暗杏花残。客子行裘薄,春塘野水宽。轻雷欣已发,谬作采茶官。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麽。侭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一雨洗空阁,象纬迫人清。披襟台上,坐看北斗正旋衡。知是南宫列宿,初出极星未远,龙角正分明。河汉馀千里,风露已三更。坐未久,书帙散,酒壶倾。凉生殿阁、冷然邀我御风行。拟欲乘槎一问,但得天孙领略,安用访君平。莫笑儒生事,造化掌中生。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随我上虚无。携持赖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山积五仓窥石□,霞拖九芒觅丹炉。圣泉闻说经汤旱,中有龙蟠不用雩。

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他。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

斗粟衡门且自安,老来筋力厌辛酸。官游动是三年别,邂逅应容一笑欢。荷浦珠联秋露溢,稻田龟坼暑风乾。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觉羸躯怯夜寒。

客久归无计,家书懒再看。寄声花郑重,为报竹平安。诗酒吾能老,饥寒汝自宽。今年新酿熟,收拾钓鱼竿。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憇。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梦寐不能忘,抱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