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分守魏大夫

坐忆金台别,于今十四年。
新恩乘五马,北首渡三川。
县急均鹾户,边停助饷钱。
晋民衣食薄,移柱听调弦。

作品评述

《答分守魏大夫》是宋代李复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着回忆金台别离,已经十四年了。
新的宠爱骑着五匹马,北面渡过三条川流。
县城急需盐和户口,边塞停留协助供给军饷。
晋国的百姓衣食匮乏,迁移柱听到调弦的音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分别十四年后的生活情景,揭示了当时晋国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贫困。诗中提到了作者离别金台已经十四年,暗示他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许多变迁。他描述了新的宠爱和马匹,这可能意味着他在政治上得到了重用或提升。然而,他也提到了县城急需盐和户口,以及边塞需要军饷的困境,显示了社会的压力和贫困。最后,他提到了晋国百姓的衣食匮乏,表达了对人民贫困状况的关切。

赏析:
《答分守魏大夫》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晋国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对作者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的交织叙述,诗词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作者以寥寥数语,展现了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通过对不同层面的生活困境的描绘,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意象的运用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诗词推荐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回指归去睡,相将入翠因。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措索。

侍宴乐游游赏惯。今兹吊影难呼伴。欲上望乡台复倦。愁满眼。琵琶莫写昭君怨。满目平芜无足玩。南冠未税徒增叹。万里庭闱安否断。形魄散。此身何暇穷游观。

传闻载酒西郊晓,迎候前旌拥老农。贤守承宣先劝课,太平风俗见声容。官堤烟树纡红缬,沙岸风蒲袅紫茸。想憩凝香倒囊锦,银钩侧理叠千重。

梦觉无两壮子,是非只一东坡。颜渊箪食为乐,启期带索行歌。鲁侯不遇天也,伯寮其如命何。世事如棋新局,人生落叶辞柯。何处觅蓝采和。且服单方妙药,般若波罗蜜多。

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企仰仙岩岁已深,此行一见即知音。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二月犹塞水有雷,江梅缠谢小桃开。宫娥不放珠帘下,待得东风送燕来。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应怜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梨乃北方来,东阳有遗种。开花如雪洁,结实论斤重。似闻风霜来,採摘不旋踵。肤莹玉在手,剖之醴泉涌。甘凉宜解酲,席上贾余勇。甚美非耐久,糜溃失前宠。长安疑父祖,压沙岂伯仲。时方禁苞苴,林下喜得共。老人齿颊寒,食指难为动。邻墙有酒仙,双苞可持送。

患难余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人生嚣尘中,几若驹过隙。安得坐此山,枕流复漱石。

虽贫常晏如,兀兀坐山舍。案有麻衣易,门无俗士驾。虞人不从招,尼父亦待贾。狗苟复蝇营,此事吾不暇。

木落霜清秋色霁。菊苞渐吐金英碎。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西游万里亦何为,欲就骚人乞弃遗。到此宛然诗不进,始知才分有穷时。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