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甸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尚有旧时鸥怀鹭,夕阳归处记南云。

作品评述

《过淮甸》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以长淮河流过的甸地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长淮河上的景象,烟雾缭绕,宛如一片宁静的天空。然而,兵士们在这里分成两半,懒散而不进取。诗中还提到了曾经在这里停驻过的鸥鸟和鹭鸟,它们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最后,夕阳西下时,作者回到这片甸地,看到南方的云彩,使他想起了往事。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淮甸地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烟雾静谧的天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平淡,而兵士们的因循懒散则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冷漠。诗中提到的鸥鸟和鹭鸟是过去的象征,它们代表了过去的美好和宁静,与当下的局势形成鲜明对比。夕阳归处,作者回到这片甸地,看到南方的云彩,勾起了他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叹。它呈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局势的忧虑和不满。这种对比和矛盾的情感交织,使诗词充满了深情和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十日为山客,今朝问水程。沙横疑港断,滩迅觉舟轻。远近村舂合,高低渔火明。回头忽苍莽,一望一关情。

棐柏移皆活,风霜不变青。冢垣虽阒寂,田客每丁宁。不待为书几,常流作鬼庭。东边夹路少,更致傥能令。

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红日长不死,何忧芳岁阑。常乘双鹿车,遨游三素端。有时念下土,临风动哀叹。

夜泛孤舟清洛津,宓妃轻步若为亲。清涵星汉光垂地,冷觉鱼龙气近人。镜里悲秋双鬓发,马边随客两京尘。愁心欲比东流水,滚滚无穷日日新。

肯信非常事,何伤撩乱飞。茂时藏败局,殒处发生机。稀护枝头鸟,深埋路到扉。莫将黄瘦片,还拟落花肥。

窣地重帘围画省,帘外红墙,高与银河并。开尽隔墙桃与杏,人间望眼何由骋。举首忽惊明月冷,月里依稀,认得山河影。问取常娥浑未肯,相携素手层楼顶。

不学逾垣与闭门,诛茅先卜远人村。钓鱼矶在平如席,坐对青山无一言。

山扼平湖蓄不东,地分南北指撝中。二关形势千年壮,三国英雄一笑空。

似出栋梁里,如和风雨飞。掾曹有时不敢归,谓言雨过湿人衣。

驱车出郊门,杖策遵古行。返顾望城阙,引领内怀伤。崇京概霄汉,逶迤一何长。双观临驰道,群宫俨相当。迅飙激棂牖,游云起纵横。汉道值全盛,缨菼烂辉光。侧观青云上,鸣佩倏来翔。梁生何慷慨,辽辽悲未央。

海门寒日澹无晖,偃月堂深昼漏稀。万灶貔貅江上老,两宫环珮梦中归。内园羯鼓催花发,小殿珠帘看雪飞。不道帐前胡旋舞,有人行酒著青衣。

第三闸外看征帆,闸鴃帆轻似箭奔。此去直挨湖北岸,吾庐正在水边村。送公便作还家想,何日真酬去国言。最是别来情味恶,州桥每到误窥门。

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

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八音资始。君五声。兴此和乐。感百精。优游律吕。被咸英。

别日才留两月粮,况经裘葛变炎凉。未知别后端何似,不见寄来书一行。

细雨萧萧懒出门,炉薰消尽有余温。案头不著閒文字,时把楞严信手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