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葛签判二首

先帝龙飞第一春,霜袍济济对严长。
祗今旧侣能多少,又对西风哭此人。

作品评述

《挽葛签判二首》是宋代刘宰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葛签判二首

先帝龙飞第一春,
霜袍济济对严长。
祗今旧侣能多少,
又对西风哭此人。

译文:

《挽葛签判二首》

先帝龙飞的第一个春天,
寒霜覆盖下,众人向严寒致敬。
如今只有旧友能够相伴多少,
再次面对西风,为这个人哭泣。

诗意:

这首诗是刘宰对逝去的先帝的悼念之作。作者以描绘春天的画面开篇,表达了先帝曾经的辉煌和帝国的繁荣。然而,诗中的寒霜象征着逝者的离去,严寒代表着悲伤和凄凉的现实。作者在诗中提到,唯有旧友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之间的情感,感慨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最后,作者再次面对西风,代表着对逝去的人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先帝的哀思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春天和寒冷的描绘,作者将逝者的离去与现实的凄凉相结合,展现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主题。诗中的"旧侣"一词揭示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厚友情,同时也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以"西风"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人的无尽思念和悲痛之情。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表达,唤起读者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谁标此阁作悠然,万事无非信手拈。参得东篱把菊意,不妨老远引陶潜。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两眼深秀,双眉下垂。面目严冷,身心古锥。云水盘游,寻常梦於行脚;丛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穷河汉於崑崙之椒,渊源亲到。拈斗杓於混沌之外,佛祖犹疑。双通不倦,施设随宜。向道刹尘机用稳,却嫌石火电光迟。

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余霞散绮。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鱼板敲残,数声初入万松里。坡翁诗梦未老,翠微楼上月,曾共谁倚。御苍烟花,宫斜露草,几度西风弹指。黄昏尽也,有眠月闲僧,醉香游子。鹫岭啼猿,唤人吟思起。

舍舟步上若耶溪,寿栎修藤路欲迷。僧院倚山驯栗鼠,野塘涨水下茭鸡。草侵古路迢迢远,云傍行人故故低。薄暮但寻遗毳去,山家正在鹤巢西。

视物眼深。说禅口快。一点不著虚空,万化谁分器界。应众缘而閒六根,入诸尘而住三昧。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

欲辞苍翠入尘嚣,把酒看山思寂寥。莫动移文苦相责,解梁闻说近中条。

忆瞻銮仗省门前,扇影鞭声下九天。寂寞嘉州迎诏处,忽闻鼓吹却凄然。

遍游海岳却归秦,除却南山万事新。长剑高车何足道,金人十二也成尘。

秋风多烦冤,竹是岁寒物。朝寒阶玲珑,暮寒阶恤勿。翻然下一叶,未觉瘦崷崒。岂无陈根旁,寂莫众头屈。何时雷填填,看尔射地出。

暄和春景好供诗,日暖风轻上胍肥。白鹭时窥秧剌剌,黄莺频说柳依依。几回野水闻姑恶,数树春英叫妇归。物态满前看不足,等闲吟诗对斜晖。

淮海秋风日,柴荆老病夫。诗因穷处得,悉到酒边无。俗物妨青眼,浮生喜白须。绳床供午寝,清梦落江湖。

灯花太喜酒樽空,客路真成印雪鸿。出寒曲中迷灞滻,筹边图裹认维松,汗鞮虱胄心犹壮,篷矢桑弧鬓已翁。东望只知归计是,轻舠苕霅采夫容。

酒壶花担发双明,陌上携扶笑语声。桑叶影稠春欲暗,楝花寒退雨初晴。宫官记梦曾传烛,□客无诗定罚觥。老影年年霜露感,牛羊踯躅乱孤茔。

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著汤。隔树漏天青破碎,惊风度竹碧勿忙。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十诀先传九,余其默自寻。

船头吹火卢仝婢,马后肩书颖士奴。安得世间名画手,写予出岭泛湘图。

茭葑茸茸展翠毡,六桥分舞燕翎纤。撑船捷出苍湾去,要看山围玉镜奁。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