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作品评述

《同十一醉忆元九》作品评述: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这是一首即景生情、因事起意之作,以情深意真见长。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那么,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呢?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出全篇的风神。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白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元、白两人想必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诗比美的。联系元稹的诗,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忆元九》诗虽象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从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了真和美的享受。(陈邦炎)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茂才异等息响,太祝斋郎比肩。汝伯何由漆发,我家旧有青毡。

七绝

幽怀八十首,郁郁寄蓬池。屋壁留南巷,乡人奉种祠。乘驴非宦巧,逃蝨厌流卑。三沃椒浆酹,谁论饮过差。

七绝

是欢声盈万户。庆景陵礼毕,銮舆游步。西郊暖风布。喜湖山深锁,非烟非雾。传收绣羽。骅骝驰骤绒缕。望彤芳、稳稳金銮,衮鸾翔舞。云驭。近回天厩,锡宴琼津,洪恩均顾。霞天向暮。翠华动,舞韶举。绛纱笼千点,星飞清禁,银烛交辉辇路。瑞光中、渺祝无疆,太平圣主。

七绝

享年八十已,历数穷苍生。七虎门源上,咆哮关内鸣。建都用鹑宿,设险因金城。舜曲烟火起,汾河珠翠明。海云引天仗,朔雪留边兵。作孽人怨久,其亡鬼信盈。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昏虐不务德,百代无芳声。

七绝

昔予居南山,乐有同心人。形迹不暂乖,栋宇复为邻。有酒更相呼,得粟还我分。时时榛曲中,相携采荆薪。两贤不相猜,所贵得其真。一朝各异路,隔涉吴与闽。拙宦失其宜,薄责恒苦辛。慈母抱沉忧,兴言涕盈巾。昨者访故庐,松竹稍或存。依依亲旧迹,戚戚感良辰。命驾欲相求,风波

七绝

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七绝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地唼。烟晚欸乃渔歌,和栌声咿轧。要泛五湖,只恐西施羞怯。年少飘零,鬓未霜、底须轻镊。江南归雁,寄来鸳笺细阅。盟言誓语,满鲛绡罗箧。撩弄相思,琴心寸寸三叠。

七绝

草青苔碧野花红,旷世人才葬此中。秋雨败渠鸣浊水,夕阳高木战悲风。禽如拥护巢还密,鼠若浸凌穴渐空。借问子孙今几叶,昔年勋伐有谁同?

七绝

儿时万死避胡兵,敢料时清毕此生。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观万卷眼犹明。深深小坞梅初动,潋潋清溪水欲平。安得飘然从此逝,缑山风月听吹笙?

七绝

屏迹山林绝往还,忽传军将扣云关。十年忆别湖湘外,五朵惊飞几案闻。砚寄下岩鸜鹆眼,沉分上岸鹧鸪班。墨磨烟麝香横雾,搜索诗肠愧我怪。

七绝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

七绝

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七绝

世机无路恼天真,心地逍遥万象新。久戍金河归塞客,却浮鲸海到家人。静封药灶移文火,间看花阴上舞茵。应笑公侯方内热,六街奔走利名尘。

七绝

将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虑鸿。

七绝

三月不见吴道子,十日两渡钱塘江。诗书压架自足乐,风月满坛谁敢降?菖蒲青青绕石壁,薜荔密密缘山窗。归来不道簿书急,漫对阿戎言老庞。

七绝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开墓。

七绝

秋林薄薄半栖鸦,城脚荷花一带斜。碧色暮云三万里,不知鱼网是谁家。

七绝

隋日昏曀东南倾,雷塘风吹草木腥。平时但忌黑色儿,不知乃有虯须生。晋阳龙飞云滃滃,关洛万里即日平。东征归来脱金甲,天策开府延豪英。琴书闲暇永清昼,簪履光彩明华星。高参伊吕列佐命,下者才气犹峥嵘。但余一恨到千载,高阳缪公来窜名。老奸得志国几丧,李氏诛徙连孤婴。

七绝

直下无君回避处,声色全彰第一义。取相凡夫承不知,顿悟圆音方了利。

七绝

阆苑东头白玉京,五云拂拂护层城。龙鸾高并旌幢过,知是仙班退紫清。

七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