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平吊猿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
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
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月明木杪倚风啸,天暖花阴向阳睡。
儿童围绕宾客惜,倒挂横跳衒嬉戏。
豢夫每日费提举,未始时节亏饮饲。
前时忽来报之病,抱立阶前自临视。
与之柿栗不肯顾,局脚埋头交两臂。
毛焦色暗肉挛缩,斗觉精神变憔悴。
寻常忽然遇小疾,不过蜘蛛噉三四。
咽喉才下即无恙,何此不效况频饵。
今朝霜风冷入骨,早遣之问去已毙。
人情不免为伤怛,退自悔恨中且愧。
重峦复岫本其乐,大薄长林违尔志。
苦将缰锁强维絷,不究天年良有自。
遣人包裹瘗深僻,不使筋骸属蝼蚁。
西邻子平最如事,闻之搏髀叹无已。
再三惨怛来访问,归作长篇踰百字。
其词读之甚凄怆,亦谓一郁叹其死。
复推物理重相慰,聚有散无皆偶尔。
把之庭下读复读,仰望高株一歔欷。

作品评述

《和子平吊猿》作品评述:《和子平吊猿》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要识人间过去愁,春宵风雨到湖楼。如今此恨无分处,应有知人在后头。

麻姑峰头黄鹤归,稚川灶上丹霞栖。寒猿啸木山月白,正是仙人朝斗时。壶天景象何灵杳,松门石径茸芳草。落花满院香沈沈,缘似刘郎应解到。

受业初参且半山,终须投换晚唐间。国风此去无多子,关捩挑来秪等闲。

牡丹盛拆春将暮。群芳羞妒。几时流落在人间,半间仙露。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莫辞持烛夜深深,怨等闲风雨。

竹根断作眠云枕,木瘿刳成贮酒尊。怪怪奇奇非著意,自无俗物到山村。

兵书司马足齐名,盟母戕妻亦骇闻。主少国疑身不免,先知已自服田文。

百舌在墙头,其子在墙根。飞飞拾虫蚁,哺之何殷勤。

别崦人家笑语微,好风浑在绿杨枝。清明定是花开远,大半蜜蜂经宿归。

功成三径欲归休,结束池亭处处幽。花木成时春更好,如何不作百年留。

落尽杨花满地春。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斜坠金钗云半*,淡妆香脸粉轻匀。相思偏是少年人。

趋义古君子,辞荣真丈夫。里门车下泽,子舍骑传呼。霜柏寒逾劲,庭荆老不枯,典刑今已矣,宰木叹群乌。

酒兴那如归兴浓,此行谁信破囊空。扁舟小舣庐江外,雨夜深埋虎穴中。独客痛心无可说,何人料事偶相同。昏时抛过铜陵去,不管长江起北风。

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洞府日月閒,风景自清楚。九关启天钥,容我朝帝所。清缘宿仙馆,梦碎石泉雨。明朝得羊珠,试向张华语。

昔作章台柳,今为清水萍。寄托一失所,谁分渭五泾。王孙事游冶,兰麝徒芳馨。清晨夭桃花,灼灼鲜且荣。随风易零落,不及粪上英。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芙蓉饰高盖,文藻疏繁缨。宁复事攀折,中心无不平。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留肃子,草衣儒,居无室屋出无驴。十年落魄走吴下,一日奋迅游天都。自言袖有黄帝书,淮荒海盗及吴租。大臣不讳省中休,法官交讥台上乌。草衣言事不畏死,请剑欲斩崔司徒。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都梁山色杨柳青,天乞覉臣如许情。不嫌野褐垂垂好,故作春风踽踽行。幽花傍水有孤笑,好鸟随人时一鸣。晚饭招提且僧钵,关心七尺瘦藤轻。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醉还醒,时起舞,念吾乡。江山尔尔,回首千载几兴亡。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好在中冷水,击楫奏伊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