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语如邈,蜀国制初陈。

出自清代弘历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十四)锦》

出自清弘历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十四)锦》

拼音和注音

qín chuān yǔ rú miǎo , shǔ guó zhì chū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河川名。源出甘肃省清水县的汤峪,西南流纳后川河,注入渭水。地名。今陕西、甘肃二省。

蜀国:泛指蜀地。

弘历

不详


原诗

秦川语如邈,蜀国制初陈。

韩氏堂成日,石家谷艳春。

害红伊古戒,竞巧逐时新。

萋菲曾申刺,佥哉彼谮人。

诗词推荐

祖启瑶光,诞生明圣。尊极母箅,帝庸作命。宝章煌煌,导以笙声。还燕慈宁,邦家徯庆。

巨柏与山高,玄门静有猱。春风开野杏,落日照江涛。白璧心难说,青云世未遭。天涯望不极,谁识咏离骚。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河桥数株柳,偏受东风多。柔条慎扔折,生意全天和。

或偃虚斋或在公,蔼然林下昔贤风。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行药不离深幌底,寄书多向远山中。西园夜烛偏堪忆,曾为题诗刻半红。

时颁便面觅新诗,巧画花枝作好题。多谢东皇不嫌弃,亲将仙手写金泥。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漫刺不待投,数面自成亲。对言或无味,况乃诗筒新。佳处在阿堵,小异果此君。我行萧滩上,所食杨与陈。百药及寿玉,磊落俱可珍。今又见夫子,此邦何多人。一官二十年,须发颇费耘。得非坐诗故,造物主怒嗔。如我亦复然,此理又奚云。一见互兴叹,呴濡胡足仁。湖边雨新足,荷背

共把离杯柳影边,柳枝如线拂归船。枝枝似恨人轻别,颦不成眠更可怜。

曹参尚守萧何法,鲍叔惭分管仲权。莫笑当时呼伴食,元之秉国恐妨贤。

笔麟图凤久无声,何事权舆复见今。鲁祭不因夫子肉,齐卿难夺孟轲心。我公去就何为重,吾道兴亡所系深。安得期文天未丧,载歌狼跋继遗音。

落魄薛高士,年高无白髭。云中闲卧石,山里冷寻碑。夸我饮大酒,嫌人说小诗。不知甚么汉,一任辈流嗤。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口信传商买,年前未得归。湘沅淹异县,日月老征衣。骚兴遍芳渚,旧栖闲钓矶。思君不可见,独自立斜晖。

露泣新芽九节筇,芽如雀舌节如龙。烹来习习风生腋,拄上罗浮第一峰。

郁郁芳兰,幽人撷之。温温恭人,哲后求之。

一到空山下,回看远俗尘。松枝堪作尘,无计赠情人。

缲出烟丝轻袅袅,扫成雪帚重垂垂。风流举世无过柳,总合殷勤把一枝。

怨东风。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惟有芳卿寄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