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赋秋声

初传岩谷声犹静,乍转松篁韵更清。
莫遣幽人破幽梦,梦中荣辱一般轻。

作品评述

诗词:《和赋秋声》
朝代:宋代
作者:王洋

初传岩谷声犹静,
乍转松篁韵更清。
莫遣幽人破幽梦,
梦中荣辱一般轻。

【中文译文】
初次传来岩谷的声音尚未干扰,
突然间松树和竹林的音韵更加清晰。
请不要让幽居的人破坏他幽静的梦境,
在梦中,荣辱都变得无关紧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幽居者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声音,首句以“初传岩谷声犹静”,描述了岩谷中传来的声音如初时般宁静无扰。接着,诗人写道“乍转松篁韵更清”,突然之间,松树和竹林的声音更加清晰动听,给人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反感。“莫遣幽人破幽梦”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被打扰的愿望,他希望人们不要打破他幽静的梦境。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自己,诗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空间有着强烈的保护欲望。诗人希望能够在梦中保持一种超脱的状态,对世俗的荣辱不再看重,认为它们都是一样轻飘飘的。

整首诗词以秋意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融入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压力的思考,呼吁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然,不被外界的荣辱所困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独立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状态的描绘,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宁静与繁忙、内心与外界的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屋头晴哢已交交,更向春风打一遭。花片已肥红欲绽,柳丝烟重绿如缫。

造华峰峰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阔矣别离久,飒焉颜发苍。殷勤大范子,问讯老刘郎。渴睡添新懒,清谈减昔狂。今无望气者,宝剑且深藏。

端平初偶忝朝班,亲见仙枝折广寒。揭晓名高推虎榜,凌云赋奏动龙颜。烹桑犹记攻京尹,谏草何妨上史官。膜外浮荣姑勿论,长留公是在人间。

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倚棹短亭西,吹尘认旧题。水添春岸阔,云压暮山低。沙觜鹭初宿,树头乌自啼。故人今不见,惟有草萋萋。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塔影挂清汉,分明雨后山。云寒湖贴贴。钱样菊斑斑。有水园林活,无风溪树闲。临流兴不尽,复自笑中还。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言从永嘉後,重与建安齐。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春风寄黄鸟,为向墓间啼。

虏求妙笔威难屈,石载归舟贫独甘。若使此风闻一世,真能立懦与廉贪。

商山昔有卑辞召,傅野今无审象求。世态众狙更喜怒,市声百鸟各喧啾。力耕且趁农东作,懒出难陪知北游。刀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

于赫上帝,乘龙御天。惟圣克事,胆乡斯虔。度豆云妨,灵猋且旋。载锡休祉,其惟有年。

雪锦楼高眼易寒,春风朵朵似长安。终年避事宁为客,到处寻诗胜觅官。金凿落边檛蹀躞,玉参差裹舞蹒跚。华灯变尽归来晚,回首西涪可忍看。

狱成收夜烛,整豸出登车。黄叶辞荆楚,青山背汉初。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

名山遍宇宙,历历纪舆图。安得身云水,孤筇自给扶。

会稽内史三韩扇,分送黄门画省中。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

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嶮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马师一喝大雄峰,直得三日只耳聋。今日松山聋更甚,半年不复闻鼓钟。依俙钝铁,彷佛顽铜。只好投之火聚中,火余烜爀地通红。几金错认,鸟啼月落,煜煜晓星明向东。

百尺楼台倚碧天,栏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