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作品评述

诗词:《菩萨蛮》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中文译文:
和煦的春风暖照西郊的道路,
游人们再次踏上青山去徜徉。
碧云般的衣裳在何处?
只见溪水中闪烁着两三片。
疏松的松树点缀着翠绿的颜色,
我故意装出害羞的春天姿态。
回首望去,杏花的烟雾消散,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回归的桥梁。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是宋代文学家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喜悦。

诗的开篇以和风暖日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温暖宜人的春日氛围。游人们再次踏上青山,踏青欣赏自然风光。接着,诗人问道何处有碧云衫,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溪水中,只见两三片碧云倒映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疏松的松树,翠绿的枝叶点缀着山间的景色,形成了翠黛色的景致。诗人故作羞春态,意味着他在春天的氛围中感到愉悦,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最后两句,诗人回首望去,杏花的烟雾已经散去,也暗喻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回归的桥梁,象征着回归和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景色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喜悦。

诗词推荐

从士力难任,何其挂怀抱。不及在家贫,在家贫亦好。

菩萨

缭绕澄江面面山,使君来与吏民閒。可堪归骑临晴陌,散尽游人夕照间。

菩萨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菩萨

魂归冥漠魄归泉,却恨青蛾误少年。三尺孤坟何处是,每逢寒食一潸然。

菩萨

篮舆亟欲到柴门,终日驱驰亦苦辛。野外莫嫌车骑少,笙歌两部自随人。

菩萨

墨绿衫儿窄窄裁。翠荷斜_领云堆。几时踪迹下阳台。歌罢樱桃和露小,舞余杨柳趁风回。唤人休诉十分杯。

菩萨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菩萨

驿楼重发不胜悲,执手难于乍别时。故国残年人去远,乱山疏雨马行迟。青袍暗湿为儒泪,绿酒愁听送客诗。最是关门风雪恶,明朝吹尽鬓边丝。

菩萨

力不扶微学,心犹守旧闻。壁间科斗字,秦火岂能焚?

菩萨

壮岁高科晚一麾,江涛如此幅巾归。书生何限经纶意,曾共危阑送落晖。

菩萨

华山敷水本闲人,一念无端堕世尘。八十余年多少事,药炉丹灶尚如新。

菩萨

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

菩萨

韶也命何奇,生前与世违。贫栖古梵刹,终着旧麻衣。雅句僧抄遍,孤坟客吊稀。故园今孰在,应见梦中归。

菩萨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题水牛,见《纪事》)

菩萨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

菩萨

佛手撑慈航,尚欲济我人。寄语作舟者,江涛渺无津。

菩萨

一切法离分别相,依前诸相自如如。春风影里乾坤大,无限江山开画图。

菩萨

主中宾,宾中主,相合回头看里许。明月团团夜正央,昆仑抱出珊瑚树。

菩萨

巨石亭亭缺齧多,县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菩萨

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

菩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