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日华二友堂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
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
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
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
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
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作品评述

《题陈日华二友堂》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陈日华的二友堂题字。书生做官从事朝廷的文书,官务缠身,何时能够休息?不堪忍受琐碎的公务,宁愿放下诗书,与松竹为伴。在太丘山退隐过日子,生活多么宁静。墨迹从不沾染尘埃的边缘。前一年在山水之间读书,今年两位友人来到通川。预料着你将捧着诏书返回朝廷,我已年老,应该是寒梢发白了。此时将这首诗留给后人观赏,希望能够让清风延续前人的足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作者通过对比书生做官的忙碌和琐事,以及自己退隐山水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之情。诗中还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通过对比书生做官和退隐山水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作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山水的意象,如松竹、山水等,与书生做官的琐碎事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的结尾,作者以留给后人观赏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一生追求清风、追求真谛的愿景,同时也呼唤后人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延续前人的足迹。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又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官僚体制的反思。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风汉闲中做,彼岸神舟渡。万里晴空无片云,月照南溪路。割断冤情苦,默默明玄趣。一任傍人笑我贫。肚里非常富。

造物幻奇杰,立石环坚城。拔地数千尺,变见百怪形,两夫屹当关,左右排戈兵。崛起万古雄,护此钟鼓声。我来自尘寰,一见主目惊。把酒对此奇,坐使世念轻。明朝下山去,此石留吾膺。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後更谁看。

□□□□□□奇,金石辉辉万古垂。论定固知名贵正,时危更识礼从宜。溪山不老刊长在,天地重开继者谁。多少舣舟咸有纪,况予毕戍可无诗。

湖山平生亲,松竹亦瓜葛。深期说情话,跬步成契阔。岂无朝夕思,或以尘累夺。何当淡相从,长年席不割。

今年夏雨水,浙右岁事失。五月客杭城,市民几不粒。逮乎书云间,稍稍喜晴色。转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岂止闾巷穷,大半缺衣食。我穷尤自笑,亦尝二千石。今如故将军,俗眼不见识。下舟北关埭,泥水何狼籍。离披一破伞,{杠右上加臼}杌两败屐。俗谚雨夹雪,未易得休息。大雪复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番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修理方丘,吉蠲是宜。笾豆静嘉,登于有司。芬芬声香,来享来盏。郊行将终,声歌和之。

研席当时辈,凋零只两翁。荣归会面喜,话旧此心同。景物诗篇富,交情古道隆。明朝斟别酒,问讯付邮筒。

千圣灵枢,妙在转处。烁尽玄微,更进一步,莫来拦我扑门路。

境净山别明一家,几多垂柳袅平沙。閒中牵梦一池草,空里愁人万点花。细雨朝朝兼暮暮,淡烟整整复斜斜。绿阴青子真堪画,满意春风磬水涯。

春力著人朝睡重,叶底黄鹂鸣自送。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整翰厉觜初一鸣,已落君诗专妙独。退红著绿春事残,後时独立知何言。侧听不尽已飞去,怀抱此时谁与论。

夜宿精蓝百虑清,晨移祠下勺涵亭。须臾水府收温刺,始信神龙果有灵。

倪君好画复耽诗,瘦骨秋来似竹枝。前夜梦回如得见,纸窗斜影月低时。

渌净堂前竹,秋期赴白云。不知缘底事,一日可无君。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响深涧,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和烟带雨送征轩。

少年挟英气,闻鸡慕刘祖。老来卧蜗牛,风雨懒出户。酒空薪炭尽,景况讵堪睹。自叹形袖短,岂曰不善舞。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