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十里红旗拥使星,一杯绿蚁话长亭。
明朝车马各南北,谁唱阳关且细听。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里红旗拥使星,
一杯绿蚁话长亭。
明朝车马各南北,
谁唱阳关且细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送行的情景,诗人黄公度送别亲友方卿公美去广东宪司任职。诗中通过一些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动荡。

赏析:
首句“十里红旗拥使星”,描绘了送行时的盛况和庄严气氛。红旗象征权威和威严,使星则代表方卿公美作为宪司的重要使命。这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祝福和期望。

接着,“一杯绿蚁话长亭”,以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温馨和亲切。绿蚁是一种小虫,它们在长亭上忙碌穿梭,好像在诉说着别离之情。这里,绿蚁也可以被理解为友谊的象征,诗人希望友谊能像绿蚁一样绵延不绝。

第三句“明朝车马各南北”,通过明朝车马南北分离的描写,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明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然而,黄公度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末年,国家面临着外患和内乱的困扰。

最后一句“谁唱阳关且细听”,表达了诗人对方卿公美南下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他的期待。阳关指的是边关,唱阳关则表示在南方边境上唱歌,这里可以理解为方卿公美在南方的奋斗和成就。诗人希望有人能细细聆听他的歌声,传颂他的事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暗示。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黄公度对友情和人生的关怀,具有深远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塈壁编茅养病翁,五更拥褐听霜风。老鸡栖冷啼偏早,宿火灰深拨更红。知我向来惟断简,会心终竟在孤篷。东归已卖腰间剑,鲁叟从今不讳穷。

雨声俄混雪声乾,混泞林堂一到难。藉使玉肌无冻粟,可能独自过春寒。

分得讶山水一溪,溓名万古合昭垂。光风霁月依然在,肯兴人间较盛衰。

乐统大安,舞昭盛德。合奏允谐,孔容有翼。秉翟言竣,总干是力。箫勺之仁,参和万国。

叶落秋水冷,众鸟声已停。阴气入墙壁,百虫皆夜鸣。虫鸣催岁寒,唧唧机杼声。时节忽已换,壮心空自惊。平明起照镜,但畏白发生。

燕语雕梁,绿阴覆墙。{操扌换纟}车声轧轧,风递茧丝香。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暖日未斜西。正是迷花殢酒时。红药雕阑呈冷艳,依稀。花重枝柔压半敧。相对耍猴儿。一捻幽芳劝酒卮。魏紫姚黄来觑着,方知。准拟今宵醉伴妻。

闲上津桥立,天涯一望间。秋风波上岸,旭日气连山。偶圣今方变,朝宗岂复还。昆仑在蕃界,作将亦何颜。

柯山讷相丑形模,以相获妍如子都。每将气色较官簿,初若搏影终探符。刘公实,升提刑,丘宗卿,加龙图。就中两说最称验,余耳所逮非人诬。汎言心事依劝戒,多假名器烦邀呼。君门九重远万里,求者争道分荣枯。一身暂寄百骸聚,楦彼朱紫谁头颅。子其惜术无浪许,恐负西山之饥夫。

惆怅下帘钩,庭空月影流。锦衾成独旦,罗扇觉先秋。火熟薰笼暖,泉寒汲绠修。祇怜云际雁,传得玉关愁。

石楠花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扉行。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平生受用,三尺吹毛。欢喜斩新,拾得孟劳。梦中唤起,犹自忉忉。我王库中,无如是刀

庾郎真好事,溪阁斩新开。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疏烟分鹭立,远霭见帆回。公退资清兴,闲吟倚槛裁。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余无。

孤山花已老,片片受风吹。莫叹凋残去。曾夸烂熳诗。香痕留宿雨,春色恋空枝。看取成青子,何尝生意衰。

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甘比流波辞旧浦,忍看新草遍横塘。因君赠我江枫咏,春思如今未易量。

十二层城倚阆风,金台珠树郁葱葱。遥瞻玉室藏书府,万仞飞光散晓红。

一个闲身用不尽,肯承当者奉相呈。黄金万两非堪比,东西南北至分明。

郭里多榕树,街中足使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