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夜露坐

出坐日初曛,归眠夜欲分。
竹浓犹漏月,风横不容云。
雾露气相薄,星辰天自文。
更深群动息,地籁可相闻。

作品评述

《暑夜露坐》是宋代文人曾丰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夜坐在露台上,太阳初升时分,回到床上入睡,夜晚将要结束。浓密的竹林依然透露出月光,狂风吹动,不容许云彩遮挡。雾气和露水薄薄地弥漫着,星辰闪烁,天空沐浴着文雅的光辉。更深的夜晚,万物静止,地面上的声音可以相互感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这个时刻的感受。夜幕刚刚降临,作者坐在露台上,看着太阳初升,感受着白天将要离去的疲倦。在这静谧的夜晚,竹林透出微弱的月光,被狂风吹动,没有云彩遮挡。雾气和露水轻轻弥漫,星星闪烁,给天空增添了一份文雅的美丽。夜晚更加深沉,万物静止,只剩下地面上微弱的声音,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

赏析:
《暑夜露坐》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安静而宁谧的夏夜。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诗中的竹林、月光、狂风、云彩、雾气、星辰和地面上的声音等元素,构成了一个细致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唤起读者对夏夜的共鸣,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也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感悟。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闻君作茅庐,正在西轩西。定移旧蔬圃,稍改新药畦。其高如伯鸾,况亦有隐妻。今方汉德盛,不必之会稽。

好友相邀不用催,况闻君到我须陪。茶香酒辣浑闲事,且趁朝凉听一回。

玉局老仙天下人,平生爱与石传神。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

羯鼓喧吴越,伤心国破时。雨阑花洒泪,烟苑柳颦眉。事去千年速,愁来一死迟。旧臣相吊后,寒月堕燕支。

万彙竞摇落,临高伤旅魂。惊飚无定响,寒日有馀昏。路转平台苑,天降覆盎门。惓惓心未已,曷月报君恩。

清川已再涉,疲马共西还。何事行人倦,终年流水闲。孤烟飞广泽,一鸟向空山。愁入云峰里,苍苍闭古关。

仙洞深沉杳不扃,层峦双耸插天青。矞云常抱山头石,曾是前朝岳降灵。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才高下视玄虚赋,对此区区转患多。

一片归心似乱云,逢人时漏话三分。当时若也私谋泄,春梦悠悠郭璞坟。

孤树延春日,他山卷曙霞。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行李迷方久,归期涉岁赊。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开端令节,万事从新。普贤磨墨,文殊把笔,书个事事大吉。从兹常住宽余,扫除逋积。斗南长见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壁缸向灭砚生澌,仰屋重哦旧卷诗。悬想北园闲散伴,青钱堆坐赌宫棋。

山情水思半轩间,试问来居有底闲。唯有才高方暇佚,无论岁月自能攀。

寒水冷冷出洞来,月明静听转清哀。无人与入琴丝写,流下前溪漾落梅。

西颢肃凉氛,天宇正岑寂。凄风条末吟,浩露林下滴。寥寥燕辞楹,促促蛩在壁。池潦湛寒绿,鳞云屯晚白,齐纨不复御,桃笙已复易。嗟哉无壮士,翻车忽西匿。有客过我庐,问我何悽恻。气索不能对,披襟长太息。

几点沙鸥泛碧流,芦花两岸暮云愁。鼓楼岩下一声笛,惊落梧桐飞起秋。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寄语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干。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消息盈虚理甚明,积阴尽处一阳生。孤根莫厌风霜甚,昨夜春雷拆甲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