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梅花一株盛开

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
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作品评述

诗词:《池边梅花一株盛开》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译文:
池边梅花一株盛开,
天外青鸾再也不归来。
萧萧的短发逐日成丝,
寒梅无论人憔悴与否,
依旧开放,新花满旧枝。

诗意:
这首诗以池边盛开的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池边的梅花,寓意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他说天外青鸾不再归来,意味着美好的事物往往只是一瞬间的闪现,人们不能过分依赖和期待。诗中的萧萧短发日成丝,暗示着光阴的流逝和人们面临的无常变化。然而,寒梅却不顾人们的憔悴和苦难,仍然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告诉人们要坚守自己的本真,不被外界的荣辱困扰,不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自己的美丽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傲然和坚韧。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寄托对坚强、纯洁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依然能够在旧枝上开放新花,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姿态。它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摇,不论环境如何,都能保持自己的美丽和独特性。这样的形象给人以启示,教导人们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保持内在的优雅和独立,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诱惑。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良夜欢宴罢,暂别庚申年。

万里烟城暮,相逢老衲衣。盘餐无肉食,生计有柴扉。病骨春仍健,浮名静觉非。纷纷明日事,潦倒夜深归。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胸中若无有,未免作矣尘。

雨里花开过,愁中燕到迟。一春都寂寞,不作送春诗。

憧憧行李不曾休,消遣年华古泫头。得似青衿专挟册,浪随黄帽熟操舟。归装趁机得椒颂,洗盏连呼柏叶池。容易一年春又换,赏心可欠七年酬。

城居久矣厌尘劳,来访名山写郁陶。客路行随流水远,征人与坐白云高。千林舞翠吹蓬鬓,二麦摇青照紵袍。努力共登天尺五,要看飞雪喷云涛。

买得船儿去下湖。这些天气近来无。清和风里绿阴初。酒不为渠间放荡,诗应嫌我太粗疏。酒徒诗社复何如。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无事相关性自据,庭前拾叶等闲书。青山万里竟不足,好竹数竿凉有余。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苏李宗风我雀扬,少陵公按子开堂。官曹此地文书省,诗社从今日月长。山滴晓烟收后翠,莲漂天女戏时香。可孤煮饼分缰韵,正使铜花澁印章。

二月春光如酒浓,好怀每与故人同。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楼台玉笛风。锦帐将军烽火外,凤池仙客碧云中。凭谁解释春风恨?只有江南盛小丛。

凭高试回首,一望豫章城。人由恋德泣,马亦别群鸣。寒日夕始照,风江远渐平。默然都不语,应识此时情。

韩公缀文辞,笔力乃天授。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谓为学可及,不觉惊缩手。如天有日月,厥耀无与偶。当之万象莹,所照百怪走。此其自然光,万物安得有。其人虽已殁,其气著星斗。穷天破大惑,更觉功业久。其余施诸小,未负风义厚。当身止自善,所遇时则不。致官九列齐,此理

日爱南山好,时逢夏景残。白云兼似雪,清昼乍生寒。九陌峰如坠,千门翠可团。欲知形胜尽,都在紫宸看。

献替先其大,从容接每三。但知言謇謇,肯顾府潭潭。

征途几迢递,客子倦西东。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不见王孙今九春,新词丽曲夹心神。只言风月平分破,却是江湖一散人。

久憎折腰事,再拜向高坟。东晋非前日,南山还暮云。将持斗酒酹,更以挽歌闻。不饮缘何事,低回心已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