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阁成应制次韵

宝构云屯珍木才,璇题金榜倚天开。
高连色界非非境,光动星躔两两台。
上帝图书开玉府,从臣冠佩继麟台。
诏音亦许赓宸唱,荣胜邹枚后乘陪。

作品评述

诗词:《天章阁成应制次韵》
朝代:宋代
作者:李吕

中文译文:
宝构云屯珍木才,
璇题金榜倚天开。
高连色界非非境,
光动星躔两两台。
上帝图书开玉府,
从臣冠佩继麟台。
诏音亦许赓宸唱,
荣胜邹枚后乘陪。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李吕创作的,题目是《天章阁成应制次韵》。诗人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描述了天章阁的壮丽景观,以及其中所展示的文献和君臣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围绕天章阁展开,天章阁是一个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地方,其中珍贵的文献被收藏于宝构之中。诗人运用了华丽的修辞手法,如"宝构云屯珍木才"、"光动星躔两两台"等,形容阁内的宝贵文献,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受。诗中还提到了上帝图书开启玉府,从臣们戴着麟台冠佩,这些都是与天章阁相关的荣耀和权力象征。最后两句"诏音亦许赓宸唱,荣胜邹枚后乘陪",表达了在天章阁内展示的文献和荣耀将被赞颂和继承,将带来辉煌的未来。

这首诗通过绚丽的描写和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天章阁以及其中珍贵文献和君臣荣耀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壮丽景象,展示了宋代社会中权力和文化的繁荣,以及对文献和荣耀传承的重视。整首诗意蕴含深厚,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同时也让人对宋代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水远沉来信,山长叠去愁。夜深关月白,休凭驿边楼。

有一仙翁号隐仙,要知□□又生贤。好将隐德无家意。加□仙坡万古传。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玉露垂青草,金凤动白蘋。一声寒雁叫,唤起未惶人。

大哉伊洛传,正统接洙泗。一源肇南来,九曲清日泚。百年尚无有,千载那可俟。崇台励风化,此是第一义。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末信没春寒。

已是秋阴误有年,泰交倏变震乘乾。阿香夜夜惊春梦,推出新悲上鬓边。

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渐入云霄径,清气逼人寒。欲学长生诀,先过此重坛。无屋堪竚足,有地可藏丹。遥瞻深锁处,时见绕飞鸾。

巷居南北喜相依,不患逢秋得句稀。采撷正当黄菊早,登临宁叹白云飞。奉觞寿主欢宜洽,剪发邀后志莫违。从此维摩方丈室,散花香满老莱衣。

扇暍仁风广,蠲烦瑞露瀼。万芳沾润泽,安用沐兰汤。

忆昔湖天雪最奇,画船朝出暮归迟。忍寒常竹怜高节,踏湿寻梅致好枝。熟醉何尝知病酒,狂吟所至动成诗。褵褷冻雀今相似,心欲高飞翅已垂。

防耿才过又防春,帅守忧边笑亦颦。五马去循江路稳,一幅回带雨潮新。知兵儒将轼无敌,有道诸侯守在邻。筹胜名楼瞻手泽,阿翁世业肯觉沦。

炎蒸午枕梦沧浪,落落星苞喜乍尝。笔下丹青千品色,钗头风露一枝香。鸡冠借谕何轻许,马乳争名固不量。直待当时妃子笑,骊山千古事凄凉。

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圆扉长寂寂,腾口任{左口右颜}{左口右颜}。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足所以司履,所履必正道。邪径谨勿由,由之为躃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