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侯庙十首

一身作乱宜从戳,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作品评述

《题淮阴侯庙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淮阴侯庙的景象,并以此为引子,探讨了权力与德行之间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身作乱宜从戳,
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
萧何王佐殆非尊。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史实为背景,描绘了淮阴侯庙的景象。淮阴侯庙是为了纪念刘邦的功绩而建立的,邵雍在诗中以批判的态度提到了刘邦及其后代的统治。

首先,诗中提到"一身作乱宜从戳",表明淮阴侯庙所祭祀的刘邦在位时曾经发动过一些政治动乱,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批判和谴责。"三族全夷似少恩"则指的是刘邦的后代,暗示他们对于刘邦的功德并没有好好继承,甚至有一种对先祖恩情的忽视或背弃之感。

其次,诗中提到"汉道是时初杂霸",指出在刘邦之后,汉朝的道德风尚逐渐被权力和霸权所侵蚀,不再像刘邦时期那样纯粹和正直。"萧何王佐殆非尊"则表明邵雍对于刘邦的重要谋臣萧何的地位和作用并不认同,暗示刘邦的统治并非完全建立在德行和忠诚之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淮阴侯庙的描述,表达了邵雍对于刘邦及其后代的批评和质疑。他在诗中暗示,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的败坏导致了刘邦及其后代的统治失去了其应有的崇高地位。邵雍以诗词的形式,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诗意描写,传达了他对于治理者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和道德准则的期望。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展现了邵雍对于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关注。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三日挥毫迥出群,贰师西伐有奇勋。便从蟾窟升金掌,休恋江东赋暮云。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泮渠下疏清波溶,时与潮汐相流通。两廊轩轩如翚飞,朱栏翼之森卫防。讲堂岩岩峙中央,高明洞豁无暧曚。东西两舍夹其旁,扉楹新广标祠堂。

蠢蠢黄金初脱后。暖日飞绵,取次黏窗牖。不见长条低拂酒。赠行应已输先手。莺掷金梭飞不透。小榭危楼,处处添奇秀。何日隋堤萦马首。路长人倦空思旧。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望望吴楚隔,悠悠兄弟思。经行偶来过,喜极为成诗。二父已名世,诸郎皆好辞。谁云前辈远,未觉此风衰。

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

交情易翻覆,世态多炎凉。倦游将何之,可乐唯醉乡。

昼揽群芳博物华,夕披众说聚萤车。花来北固无新唱,诗到西崑有故家。乡里孝廉流泽远,弟兄科甲搢绅夸。盍归史馆开群玉,徐步词垣判五花。

半帘明月影朣朣,照见鸳鸯锦帐中。梦里玉人方下马,恨它天外一声鸿。

火炬临遥岸,余光照客船。水明鱼中饵,沙暖鹭忘眠。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山泉如有意,枕上送潺湲。

旧山铅椠倦栖迟。叩宸闱。向淮圻。五马行春,初喜后车随。太守风流容客醉,花压帽,酒淋衣。隋宫烟外草萋萋。菊花时。动旌旗。起舞留公,且住慰相思。王粲诗成何处寄,人北去,雁南飞。

避俗渊明心会景,只咏孤松秀冬岭。争识槎牙竹外枝,月上空阶间金影。

清涟万顷渟为湖,湛湛一镜涵太虚。基旁鳞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蔬畦麦陇间碧树,洲蘋岸蓼连平芜。水村落照晚钟寺,中有一山成画图。郑谷无此宽閒野,严濑无此浩渺区。更於何所堪下钓,更於何所堪荷锄。谁与卜筑於此居,峨然其冠孔氏徒。时哉不偶堪遁世,垂缗把耒以自娱。

在未定之时,当难处之地。方事之危疑,见人之措置。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

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由来竹林人,不数涛与戎。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崎岖颂沙麓,尘埃污西风。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赖焉。公德在斯民,斯民宁舍旃。中年倦政机,去若浮云旋。名山占形胜,筑堂苍翠巅。窪樽为壶觞,虚籁为管弦。招攜足宾客,啸傲穷云烟。胸中万卷书,三峡倾词源。兴来不停缀,摛华笔如椽。登临出妙语,珠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