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
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
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
诗中无限兴,一一报公知。

作品评述

《舟中》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描写了作者在船中观景时的心情和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
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
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
诗中无限兴,一一报公知。

诗意:
《舟中》描绘的是一个秋日的景象,阳光逐渐消退,天色变暗,清溪水面显得更加清澈,但波浪却变得迟缓。诗人感慨时光荏苒,自己的归程已经很晚了,不知该去何处。此时,远处传来鸿鸟的声音,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他抬头望去,只见远山在雪后更显雄伟,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激动起来,无限兴致涌现,不禁想与公众分享。

赏析:
虞俦的《舟中》表现了作者内心中追求自由、渴望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宋代文化中很普遍。诗人通过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溪之中,感受到了秋日景色的美好。而后面的鸿鸟和远山的描写,更是将诗歌推向了高潮。虞俦在这首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达到了传达情感、传递思想的目的。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齐纨剪衣薄,吴伫下机新。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今朝树上啼,哀音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侍臣鸣珮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汉东九十九重冈,武都九十九脉泉,岂如君家环翠阜,小潭佩玦声锵然。我欲从君乞庵地,开轩下看泉中天。金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飞仙。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掬泉弄月清啸罢,却折玉井秋风莲。

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卖客船。莫笑归装无一物,江头鱼蟹亦论钱。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公子有德宜置诸,有德公子毋忘诸。我方乞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筑室深山裹,开门古涧边。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儿眠。带雪挑黄菜,敲冰取碧泉。不知居士乐,空受俗人怜。

烟云乱画阴,雨雹交晚风。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地高多与风云会,天近尝为日月邻。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老觉触事懒,病添归计忙。行年心已化,畴昔意空长。五柳栗里宅,百花锦城庄。何时去检校,一棹水云乡。

良会难逢万事非,弥旬缱卷思清微。家山一夜梅花发,月霁风光夜欲归。

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