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月上人颂秋潭

白蘋香细桂华清,彻底无痕漾水晶。
刚被寒山心点污,至今照影欠分明。

作品评述

诗词:《为月上人颂秋潭》

白蘋香细桂华清,
彻底无痕漾水晶。
刚被寒山心点污,
至今照影欠分明。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满秋潭,
白蘋花香氤氲,细腻的桂花香清幽。
水面如同晶莹剔透的玻璃,
没有一丝痕迹,纯净无暇。
可是,寒山的心思却轻轻点污了它,
至今,月光照在水面上的影子欠缺清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月光照耀下的景象。首句以明亮的月光点缀在秋潭之上,使得整个潭水变得明净。接着,诗人用形容词描绘了潭水中漂浮的白蘋花和细腻的桂花香气,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纯净。

然而,在第三、四句中,诗人却提到了一个意外的因素——寒山的心思点污了这片纯净的秋潭。这里的"寒山"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冷漠或破坏的力量。寒山心思的点污,打破了秋潭的纯净,使得月光照在水面上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秋潭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破坏之力的忧虑。诗中的秋潭象征着宁静和纯净的美好,而寒山的点污则是对这种美好的破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纯净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破坏力量的警示。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引发思考,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与保护。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珍木文禽玉佩环,清都绛阙色阑玕。香山居士蓬莱院,借与王郎梦里看。

问讯西湖旧隐庐,水边雪后又何如。只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篸花不解愁。

六等胜如诛独柳,二张纵活亦何颜。太师死后犹书法,水部刑章托颂间。最忆海青投乐器,绝怜甄济隐青山。中兴碑下奸臣惧,天道何尝不好还。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

村店月西出,山林鹎鵊声。旅灯彻夜席,束囊事晨征。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岂无偃息心,所务前有程。

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縠儿,劝我脱破袴。不辞脱*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进退两途皆曰宾,何烦坐上苦云云。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行於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小小峰峦对起。芳树重重相倚。清溜绕阶除,聊备一池春水。游戏。游戏。适意随缘足矣。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麦生三寸未覆垅,雨过一犁初及泉。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玉壶仙骨产蓬莱,客授京璜隽武开。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青云青上轻余子,黑发谁量未易才。侧耳韶箫充雅奏,愿同观乐诧州来。

愁剧忽失笑,不觉心夷然。量珠成斗笑不卖,鎔金为海愁不煎。蜜蜂与蓼虫,生死甘苦缘。今也不为乐,人有几百年。士龙莫笑跌落水,水中不著此笑仙。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在昔志四海,所遇非一途。朝以言悟主,夕即被金朱。于兹亦未几,用直升云衢。台分东西属,御史从子除。天马日千里,岂并局促驹。朔北遏乱萌,褒嘉赐玺书。乃衣汉使绣,威誉倾国都。借问世上荣,万国与此殊。明朝归洛阳,聊且饯高车。亭堠况非远,春郊无疾驱。

老退何曾说著官。今朝放罪上恩宽。便支香火真侍俸,更缀文书旧殿班。扶病脚,洗衰颜。快从老病借衣冠。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山泉飞出白云寒,来献灵芽秉烛看。俄頃有花过数百,三瓯如吸玉腴乾。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闲花深院听啼莺。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多情人奈物无情。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