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建康诸山

白沙城上望金陵,满眼风烟草树青。
山色千年围故国,江流万里赴沧溟。
惊心采石瓜洲渡,搔首长干白下亭。
一笑书生强多事,萧萧飞雁落寒汀。

作品评述

《望建康诸山》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沙城上望金陵,
满眼风烟草树青。
山色千年围故国,
江流万里赴沧溟。
惊心采石瓜洲渡,
搔首长干白下亭。
一笑书生强多事,
萧萧飞雁落寒汀。

诗意:
这首诗以建康(即南京)的山景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情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白沙城俯瞰金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山色千年不变,环绕着故国,而江水却不断地流向无垠的大海。诗人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赏析:
《望建康诸山》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山水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变迁。首句“白沙城上望金陵”,通过城上俯瞰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了金陵城市的繁华景象。随后的“山色千年围故国,江流万里赴沧溟”表达了对故国历史悠久、山川环抱的感慨,以及江水奔流向大海的壮丽景象。这种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使整首诗具有浓郁的江南山水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采石瓜洲渡和白下亭,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名胜的情感。诗人的目光穿越时空,关注着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表现出诗人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最后两句“一笑书生强多事,萧萧飞雁落寒汀”,则以书生的笑容和飞雁的落寞作为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凄凉的意味,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历史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呈现了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普世意义。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

元佑登瀛盛古今,只今衰冷愧诸任。圣朝既有徐州相,得路仍知异日心。龌龊更无微价市,鹪鹩自爱一枝深。故同坎轲荆蛮徙,昔所悲歌今放吟。

开岁多休暇,官身亦暂闲。楼台先昼永,花柳向春悭。啼鸟随游辔,和风惬醉颜。更怜归路好,破墨数峰山。

河上微风来,关头树初湿。今朝关城吏,又见孤客入。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老态念百出,伧客无吴田。空收静中观,三叠能蹁跹。以之忘物多,此生休问天。

行役意匆匆,淹留计已穷。梦归无奈晓,病觉不禁风。忆橘园垂枳,沉鱼夜听鸿。悲秋成白发,赖未作衰翁。

草树惊全失,山河望转非。片时藏地险,底处极天围。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乘风还有意,故去点人衣。

久矣怀相与,翩然喜见临。清风生案□,短日过墙阴。王事何时暇,神州半陆沉。诸公宣力去,伴我水云深。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

苍生起谢安,翠华拥吴岳。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曹溪门下南来燕,终日呢喃话祖翁。话尽离微人不会,不如养羽候秋负。

溪边遵微径,林下陟荒级。逢僧衣蓝缕,对面日曛黑。堂空若无人,岩浅仅容席。流传昔闻诗,求访今罔获。

遵蒙本山下,渠激流且迅。无嫌万折劳,思回九里润。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北风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湿。凤皇览德乃下集,可怜飞萤常熠熠!

谢了还开肯悟空,一年三十六旬中。相看谁有长春艳,莫道花无百日红。酡脸倚娇承舞雪,瘦枝扶力借柔风。四时常吐芳姿媚,人老那能与此同。

忆昔谪巴蛮。荔子亲攀。冰肌照映柘枝冠。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重入鬼门关。也似人间。一双和叶插云鬟。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