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炧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作品评述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虎丘的春茗被巧妙地烘蒸,
七碗茶何愁不能升华。
青箬扇上写有题字“谷雨”,
紫砂罐新买于宜兴。
我从梅花月光中借来三弄琴曲,
轻轻搅拌着松风,点燃一盏灯。
让我们一起告诉吴侬彤管,
将茶上书的玉壶冰一同品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品茗的场景。虎丘的春茗经过巧妙的烘蒸,茶香四溢,使人心旷神怡。诗人提到七碗茶,表达了对茶的无限喜爱和品味的享受。茶具方面,诗中出现了青箬扇和紫砂罐。青箬扇上题写的“谷雨”是对茶的品种和时令的描述,而紫砂罐则体现了对精致茶具的追求和赞美。

诗中还出现了梅花、月光、松风和灯光等意象,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氛围。诗人从梅花月光中借来的三弄琴曲,象征着他在品茗时的陶醉和心情愉悦。最后,诗人呼吁与他一同分享这美妙的茶香,向吴侬彤管传达他对茶的赞美之情,并邀请一同品味茶中的玉壶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虎丘茶的烘蒸过程、茶具和品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茶香的飘逸和茶的美妙滋味。诗人通过琴曲、月光和灯光等元素的运用,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雅致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愉悦。

诗中所涉及的虎丘、宜兴、吴侬彤管等地名和物品,都是明代著名的茶产地和茶具制作地,体现了当时茶文化的繁荣和深厚的底蕴。整首诗词以茶为主题,融入了作者对茶的痴迷和对品茗过程的细腻描写,使读者在欣赏中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诗词推荐

浪走千山外,乾忙四月余。隔篱分浊蚁,共座擘枯鱼。婢瘦慵施粉,儿顽失寄书。少陵亦曾尔,来往浣花居。

山中有何乐,淹留不复叹。濯足涧泉碧,洗耳松风寒。清磬度林杪,枯禅兀蒲团。拙不会参请,幸勿催抽单。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盘旋。那忍去,他帮纵好,终异乡关。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慳。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孤烟落日是何村,向晚村舂隔水闻。白鸟远来全似蝶,红霞淡去却成云。愁同落叶飞无数,淡比秋山瘦几分。客寄他乡元寂寞,独行不是故离群。

诸贤皆在位,治效尚迟迟。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外台天耳目,正士国根基。既揽澄清辔,那无按察时。

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南邻公子夜归声,数炬银灯隔竹明。醉凭马鬃扶不起,更邀红袖出门迎。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林绿阴初遍。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故友别来三四载,新诗吟得百余篇。夜来江上秋无月,恨不相逢在雪天。

江远树层层,蒲荷叶渐增。酒樽池阁雨,棋局夜船灯。竹净删逾瘦,花疏扫未能。亭亭川上鹄,风雨看飞腾。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春光深浅没人知,我正南归鴈北归。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山下青青春已归,百花山上正芳菲。人间颜色易零落,百万千年云锦衣。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苹洲。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