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太夫人

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
官寮同令子,箴训出幽房。
盛拟双封国,俄惊一奠觞。
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

作品评述

《挽吴太夫人》是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吴太夫人的怀念和悼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去曾经登上孟母的堂上,共同受到父亲的教诲;
在官场上和夫子的子弟们一同行事,从他们身上学到箴言和忠诚;
曾经计划着双双封赏,却突然间惊觉只能举杯送别;
新修的坟墓让我感受到孝道的触动,我流泪眺望着高冈。

诗意与赏析:
《挽吴太夫人》表达了陈宓对逝去的吴太夫人的思念之情。诗词以一种回忆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与夫人共同度过的时光。首句“昔在三山日,曾升孟母堂。”描写了作者曾经登上孟母堂的情景,这是孟子母亲教导儿子的地方,意味着作者曾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德教育的熏陶。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在官场上与夫人一同行事,共同受到忠诚和箴言的熏陶。然而,后面的几句揭示了夫人的逝去,令作者感到痛心和惊讶。最后两句,“新阡缘孝感,挥涕望高冈。”表达了作者感受到孝道的触动,流泪眺望着夫人安葬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夫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孝道的追求。诗中描写了作者曾受到的教育和夫人的陪伴,以及作者对夫人逝去的震惊和悲痛之情。通过这些描写,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孝道的重视,以及对夫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陈宓的《挽吴太夫人》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夫人的怀念和对孝道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家庭、伦理和人情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仲宾笔底招君子,廷玉胸中敬正人。更著紫阳虚叟句,两公炯炯见精神。

至旦再期矣。夹谷按察签事行部,识拔于稠众人中,使下六邑,按问脏状,阅实以闻,自此声誉猎猎如日起。壬午秋,省台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阅岁而后归,归则诸公已列剡交荐矣。C42F麾载道,凡六七年间,蒙被休泽,而歌颂勋德于祖帐之下,骈肩累迹,不特如老书生一人而已。酌钓濑

持长竿,摇短艇。篛笠只一个,蓑衣无两领。洞庭秋水负不吹,涵虚恰似新磨镜。末后句,留与谢三郎。

荷叶初浮水上钱,柳花飘尽岸头绵。不知春色归何处,欲向空山问杜鹃。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峡水声不平,碧沲牵清洄。沙棱箭箭急,波齿龂龂开。呀彼无底吮,待此不测灾。谷号相喷激,石怒争旋回。古醉有复乡,今缧多为能。字孤徒仿佛,衔雪犹惊猜。薄俗少直肠,交结

湖上山林画不如,眼明喜见晓光舒。等闲稚子来横钓,一度抬竿一个鱼。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丹凤飞来紫诏香,六龙初日上扶桑。汉廷第一垂清问,潭府三元有故常。赋客从来推屈宋,文星依旧照衡湘。夜凉天宇清如洗,翼轸光中见柳张。

昔在禹余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泥丸空示世,腾举

明庭承神,鞉声祝敔。玉梢饰歌,佾缀维旅。既肖厥文,复象乃武。祖德宗功,惟帝时举。

口念木瓜医脚气,纸画锺馗驱鬼崇。一生若解和罗槌,日日吃酒日日醉。

物物般般认认。常常战战兢兢。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来来损损。日日清清净净。时时湛湛澄澄。惺惺洒洒这灵灵。灿灿辉辉永永。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谁知广文直,桃簟冷於冰。

武子耽书不暂忘,练囊终夜照凄凉。读来读去东方白,笑杀流萤数点光。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今来各何在,老去

归鹭林边白,落霞天际明。蒲帆载风急,征棹逐鸥轻。稚子候江浒,遥闻嬉笑声。

万里双芒屩,终年一布裘。病侵消壮志,醉著失闲愁。琴料凭僧问,巢居与鹤谋。晚来疏雨过,探借北窗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