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诗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作品评述

诗词:《新田诗》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中文译文:
茂盛的新田,有水从下流过。
谁知道它最初时,一片茂密的草木生长了千里。
南面有江河作背景,北面越过淮河。
父亲抱着孩子,成百上千的人来到这里。
他们辛辛苦苦地来到,修建了我的新屋。
赵侯(指赵构)劳动过,作者不再饥饿。
年年丰收,吃得饱足,享受着鸡鹜(指美味佳肴)。
租用船只和车辆,四方的人都来到这个谷地。
现在的游子在这里定居,过去的流离失所者在这里安顿下来。
过去的牧人照料着我,但不如现在的侯爷(指地主)。
侯爷来到我们的野地,却没有人来观看。
他征收我们的税金,询问我们的丧偶状况。
侯爷将要离去,三年时间就在这里度过。
谁能阻止侯爷离去,我将前去寻求。

诗意和赏析:
《新田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描写新田的变迁和田园生活,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新田的景象,以离离新田、流水、灌莽千里等自然景物为切入点,展示了新田的繁荣和生机。作者通过对新田的描述,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示了社会的昌盛和人民的富足。

诗中提到的赵侯指的是赵构,他是王安石的政治盟友,也是新政变革的支持者。赵构曾在新田劳动过,这表明了他对新政的支持和参与。而作者自称不再饥饿,暗示了新田的丰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侯爷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侯爷征收税金,询问鳏寡情况,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作者希望有人能够阻止侯爷的离去,寄托了对社会改变的期望和对正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新田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王安石对于社会变革的热切期望和对人民幸福的向往。他以新田作为一个寓言般的象征,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探讨了社会、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复杂关系。

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同时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对比和隐喻的运用,他在诗中展示了社会变迁和人民命运的不确定性。

《新田诗》以其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对于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独特视角。这首诗词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忄欠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

相公纳衡枢,卜筑来东里。恤他匪足尚,自适乃云美。中园兴夷爽,薄言谢朝市。壤石非远迁,松竹皆故蒔。绛蘤谢游轩,素波鸣禊戺。遐苍眺京隩,侧缥抱嵩趾。畦塍互演漾,灌薄纷靃靡。崒崒相向山,溅溅自流水。高云靡还期,冥鸿无慕理。公时挟胜想,朅来遵逸轨。逢觞即陶然,坐树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死,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士,闲留又一年。

小沟溶漾可涉,彩舫夷犹不惊。晚酌忽逢名酒,当时打破愁城。

[函钟为宫]至哉厚德,物生是资。直方维则,翕闢攸宜。于昭祀典,致享坤位。礼罔不答,神不格思。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枝北复枝南,明星□□□。不用怨春风,且作初开看。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数椽败屋几车书,林下生涯亦有余。为爱流光贪取静,小成韵事莫教虚。轻鲦出水堪垂钓,啼鸟催耕或过庐。偶接农谈欣卜岁,渐捐车服近梨锄。

兔冷蟾寒不出时,群仙无睡尚游嬉。可怜深夜无灯火,碧玉枰前暗著棋。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解衣烘稚虱,匀鏁救残须。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三千大千众,一个也不识。啼笑成梵音,敲磕通消息。色空明暗中,摩诃般若力。

腊尽春来气应和,丰年嘉瑞作民歌。一杯龙洞梅花酒,□破牢愁埒太阿。

我爱山居好,苍矶一钓竿。白鸥春水阔,黄犊绿坡宽。径菊香秋晚,溪梅约岁寒。人间幽意足,诗思倚栏干。

冻云积雪黯洮泯,晏岁轺车晤过秦。夹道清渠翻白浪,绕山铁马走黄尘。归鸿袅袅宁无信,塞柳依依欲弄春。今夕帐中拚一醉,同年贤帅是乡人。

遇事无心心自放,如今心事放尤难。酒开愁绪汤浇雪,书润枯肠火养丹。欹枕啼鸦分晓色,把杯归雁破春寒。君来访我连朝雨,三日新晴理去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