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一)》
拼音和注音
gòng xiàng fēng yún lùn èr zi , shéi zhī tiān dì cǐ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谁知:岂料;哪料。
风云:(名)风和云,比喻不断变幻动荡的局势:~莫测|国际~。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姑苏城上倚高台,却望中原酒一杯。
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为客渡江来。
飞龙忽报干将合,老骥还惊匹练开。
共向风云论二子,谁知天地此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