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闲步水南因水北,仍从山后复山前。
日归海底龙方觉,月到天心虎正眠。

作品评述

《秋兴》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步水南因水北,
仍从山后复山前。
日归海底龙方觉,
月到天心虎正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界的变化。诗人在闲逛时,他的脚步随着水的流向而南行,然后又随着水的变化而向北行。他经过山后,又回到了山前。诗中提到了太阳和月亮,太阳日落时,就像龙回归海底一样,而月亮升起时,就像虎正沉睡在天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界的变化,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闲逛之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太阳和月亮与龙和虎进行对应,形象地表达了白天和夜晚的交替,以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活动状态。整首诗意境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之美的领悟。它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秩序,引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岩穴玲珑几度秋,簪峰高插耸鳌头。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石罅日闻甘露滴,山间时见庆云浮。灵岩特为南乡设,从此生贤继不休。

十里沙堤水满湖,着霜牙冷未全枯。晓来细雨藏鸥鹭,何处人间有画图。

软红尘里几时休,重碧杯中且拍浮。坐看痴儿夸绝足,可怜到老不回头。幅巾蔾枝聊三径,明月清风自一丘。我亦年来厌奔走,梦骑野鹤访沙鸥。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灵无知大道,极意思悠然。摩日云中雁,潇湘水似天。孤峰高远近,宝月莹团圆。信解明开悟,青霄在目前。

万国心存绿野,莱公梦著横舟。可奈紫宸墀下,春风催嘂班头。

日王忿违慠,有命事诛拔。蜀险豁关防,秦师纵横猾。 ——韩愈风旗匝地扬,雷鼓轰天杀。竹兵彼皴脆,铁刃我枪bR. ——孟郊刑神咤牦旄,阴焰飐犀札。翻霓纷偃蹇,塞野澒坱圠. ——韩愈生狞竞掣跌,痴突争填轧。渴斗信豗呶,啖奸何噢嗗。 ——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火发激

怕寒不敢上高台,上得高台急急回。日欲消水风不允,天犹未夕月先来。

金磬玉笙调已久,牙床角枕睡常迟。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时。乐可理心应不谬,酒能陶性信无疑。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缸半下帷。

地偏人罕到,独榻拟禅床,欹枕圆残梦,推窗待晚凉。行云无定迹,新月不多光。安得君同社,清谈滋味长。

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未办貂裘走南陌,肯来高处一凭栏。

槐叶阴阴覆短墙,微风细雨麦秋凉。如何一岁三春景,不及闲窗午梦长。

卧病寂寥中,浮生悟得空。半床清夜月,一枕破窗风。旅思闻孤笛,秋声过断鸿。可人常入梦,簪盍几时同。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超谭禅客问偏多,缝罅披离见也麽。糊饼{上祝下土}来犹不住,至今天有淆讹。

未到山阴兴已阑,相传道路正间关。故人坐隔月千里,老宿肯分云半间。有客谁家无白酒,能诗何处不青山。一声啼鸟长廓静,花落花开春自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